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2月29日 星期一

油价的冬天,胜利油田这样突围

本报记者 桂俊松 吴莉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2月29日   第 03 版)

  油价低位徘徊,无疑是当下石油行业最大的忧虑,而这很可能将是石油行业未来几年必须直面的“新常态”。

  特别是2015年,“跌跌不休”的国际油价一次次冲击石油人的心理底线。国内部分油田正面临资源有效接替难度增大、综合成本不断上升、石油市场萎缩等多重困境,曾经的盈利大户也不得不面临前所未有的亏损困局。

  面对油价“寒冬”,对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这样的老油田,该如何逆势“求生”?记者日前进行了实地走访。

  “破”“立”并举  提质增效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低油价、新常态下,胜利油田在油气稳产、成本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必须做好‘破’与‘立’的文章,向创新体制机制要活力。”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孙焕泉说。

  2015年,按照中石化集团公司部署要求,胜利油田加快推进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即以提高油田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核心业务、整合组织机构、压扁管理层级、优化资源配置、配套管理机制。

  归根结底,聚焦提质增效升级。

  为此,胜利油田坚持顶层设计、以上率下,探索以“七化”(扁平化架构、科学化决策、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效益化考核、信息化提升)模式,“四化”(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

  油田企管处体制改革科科长林桦蓬告诉记者,通过油公司体制建设,胜利油田机关部门减少20%,16家开发单位机关科室减少12.9%;突出管理层级压减,油田核心业务推进扁平化架构改造,由过去的厂、矿、队三级管理,压扁为厂、管理区两级管理;将484个采油矿、队整合压减为130个采油管理区,减幅73.1%,矿、队级管理干部减少1450人,减幅28.8%,压减人员全部充实到一线班站。

  油公司改革打破原来“大而全”的格局,形成作业、集输等专业化队伍,变成“小而专”。采油厂内部也构建起以管理区为甲方、专业化队伍为乙方的内部模拟市场机制,管理区成了真正的利润主体,更加注重效益,为最终走精干高效的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之路创造了条件。

  改革的效果也已初步显现,例如孤岛采油厂实施维修专业化管理以来,人员、机械综合利用率比专业化之前提高了2.96%,平均维修时效提高30.8%,劳动生产率提高17%。

  石油开发中心稠油产量占总产量的50.5%。开发这样的原油,主要靠注蒸汽,一年需要蒸汽近80万吨,但中心只有20万吨/年蒸汽能力。他们采用市场化服务,公开招标引入19支注汽队伍。既为企业节约了注汽成本,又减少了自有用工。

  “随着现有作业、注汽、车辆等设备设施的老化,我们将不再更新所需设备,而转向市场购买服务,将相关人员投向注、采、输主营业务。不求我有,但求为我所用。”石油开发中心经理王顺华说。

  “这些成效都是初步的,2016年,将加大机制配套力度。随着机制进一步完善,油公司建设的红利将会更多地显现出来。” 林桦蓬说。

  干效益活  采效益油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

  理念决定行动。“干效益活,采效益油”,全面推进“无效变有效、有效变高效、高效再提效”,成了胜利油田应对低油价挑战的发力点,并由此催生出“五位一体”的管理和“三线四区”经济运行模型。

  “高油价时期上产稳产、贡献利润是发展,低油价时期规模稳产、少亏减亏也是发展。过去各运营单位基本都是‘单打独斗’,现在打掉单位之间的‘围墙’,地质、工程、财务、计划、运行五个部门在一起核算成本。由这种‘五位一体’的决策模式来决定油井的‘关、缓、延、优’。”胜利油田工程技术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军说。

  着眼事前算赢,胜利油田探索创新了“三线四区”经济评价模型,对比油井产出效益与实际发生的运行、操作和完全成本,将单井划分到无效、低效、边际和利润四个区。简单地说,就是用三条线,划出四个区,给单井效益评价划出“硬杠杠”。

  “成本算到了极致,像这么细的划分到单井的核算在胜利油田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油田工作20多年的陈军对记者说,“这也让我们搞清楚了油田3万多口油井,哪口挣钱,哪口赔钱。”

  河口采油厂尝到了“三线四区”经济评价模型带来的甜头。

  “河口采油厂盘子大,地下情况复杂,造成了许多长停井。井虽然停了,但资产依然发生费用。”河口厂地质所开发室副主任苏红红说。让有潜力的长停井复活,对提升发展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三线四区”模型,他们对680口长停井进行摸排,按照潜力大小进行排序。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淘出了“金疙瘩”,94口长停油井通过间开、作业等措施,实现了日增油146吨。

  运用“三线四区”模型,胜利油田2015年压减高成本、高风险措施1279井次,稀油措施有效率提高5.5个百分点;实施周期注采、优化间开及调参等措施3492井次,增利上亿元。

  干效益活、采效益油,只有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各个岗位才会围着效益转。这一点,胜利采油厂注采402站站长刘大军深有体会。

  采油一线工作具有复杂性、模糊性、突发性等特点,工作难量化,界面不好区分,责任难以界定。很难说清楚每个人每个岗位究竟创造了多少价值。

  按照一切工作都可以量化的思路,注采402站对所有工作进行系统梳理,依据劳动强度、技术含量、安全系数、责任大小等因素,对每一项工作进行赋分量化,对工作进行“行为积分、效率积分、质量积分、效益积分”评价,并与当月效益工资挂钩。

  比如,抽油机更换皮带,技能鉴定时间是15分钟,综合各种因素,设定标准时间是20分钟。如果缩短10%操作时间,就奖励效率积分1分,反之则扣减相应积分。职工唐秀峰利用工余时间,琢磨每一道工序,减少停井时间40-80分钟,平均单井损失减少249元。仅此一项,他当月的效率积分考核就多挣了26分。

  “过去,工时和系数的考核方法体现不出职工干多干少、干快干慢、干好干坏、贡献大小的区别。脏活累活也不好派,正常的生产维护工作再怎么千叮咛、万嘱咐,还是会出现纰漏。而价值积分管理体现了考核差异化,激发大伙多干活、巧干活、干效益活儿。”刘大军说。

  2015以来,注采402站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单井加盘根平均时间由过去的28分钟下降到22分钟,仅此一项就减少停井时间566分钟。2015年,全站累计减少停井时间3056分钟,减少产量损失18.7吨。刘大军对此非常满意,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员工效益工资比全厂平均水平高出近200元/月,让员工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王玉普评价说:“这是石油石化好传统好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是‘严、细、实’的具体体现”。

  如今,价值积分管理已上升为胜利油田的标准规范,并在中国石化全系统进行了推广。

  通过诸如以上这些有益探索,2015年,胜利油田百万吨产能投资下降3.8亿元,项目开发成本下降1.6美元/桶;累计挖潜增效23.6亿元,累计减少亏损28亿多元。

  科技创新为老油田注入新活力

  孤东作业107队创新应用三轮悬挂式起下油管小滑车,不仅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而且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生产系数,创效40多万元。采访中,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

  “低油价倒逼了生产手段的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东部研究室高级工程师孙淑艳说。

  注水开发多年的老油田,在经过分层系完善井网等方面的综合调整后,常常存在难以动用的小规模剩余油。

  杨勇是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他用“星星点点”来形容这些油。放过可惜,每一块剩余油打井又没有效益,怎样才能让它们顺利采出呢?

  他们创新运用了立体开发技术。在永安油田永3-1块试验后,采收率提高了7%。“这样复杂的断块油藏,胜利油田有16.2亿吨储量。它们的平均采收率仅有31.8%。如果都能提高到38%,就将带来1亿吨的可采储量,为胜利油田延寿4年,节约的勘探开发成本更是不可计数。”杨勇兴奋地说。

  近年来,面对低油价下,投资压减、工作量减少等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胜利油田把科技创新作为实施低成本开发战略的支撑,进一步加大了力度。

  建立完善长效投入机制,每年筹资近亿元用于创新项目的启动、实施和推广;二级单位设立专项基金,全力支持基层职工技术创新实践。以博士后为重大科研课题技术首席、重点研究室或实验室带头人,建立了“稠油开采技术创新团队”“微生物采油重点实验室”和“胜利有新物探工作室”等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

  记者从胜利油田日前召开的开发技术座谈会上获悉,2016年,他们还将突出适应低油价需要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重点推广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高效蒸汽流场调整等10项低成本开发技术,重点攻关低渗透油层分层注水、热采井分层分段注气等8项技术,助力低成本开发战略。

  在胜利油田,记者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每到一处,无论是至上而下的油公司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还是自下而上的微创新,处处都涌动着创新潮,或许这正是胜利油田应对低油价挑战的强大支撑。

谁动了我的分布式指标?
资讯
中石油等熵增压一体化集成装置成功试验(关注)
近海风、光开发将获气象保障服务
油价的冬天,胜利油田这样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