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1月04日 星期一

成品油出口渐趋活跃

中化泉州首批成品油出口 东明石化获出口“首券”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1月04日   第 14 版)

  日前,经福建省泉州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中国香港籍油轮“长航发展”轮装载1批3.8万吨、货值1444万美元的92号汽油从福建肖厝港区青兰山码头顺利出口新加坡。

  这是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自2014年4月建成投产以来首批成品油出口,标志着该公司首批成品油来料加工贸易业务成功交付,也是中断8年后福建口岸再次出口成品油。

  2015年11月下旬,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向中化泉州炼厂发布通知,给予其2015年加工贸易成品油出口配额共计45万吨,其中汽油20万吨,柴油15万吨,航煤10万吨。中化泉州成为除“三桶油”外首家获得成品油出口配额的炼厂。

  据悉,按照中化泉州规划,今年计划出口160万吨,其中汽油100万吨,煤油30万吨、航空煤油30万吨,具体品种与数量将根据行情、效益确定。

  成品油出口企业扩容的背景,是国内成品油需求速度放缓及炼化产能过剩前提下成品油出口的不断加速。2015年前三季度下发的成品油出口配额量,已远超2014年全年。中化泉州炼厂所在的华南地区炼厂较多,而国内炼化产能过剩及需求不振是公司寻求成品油出口的主因。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成品油出口增加主要是因为供大于求。国家宏观经济仍有下行压力,柴油需求持续疲弱,需要加大出口以平衡国内外资源,在此情况下国家对成品油出口态度也有所放开,加大出口也成为释放过剩产能的途径之一。

  2015年下半年,中石化中石油等主营单位已经加大成品油出口量;诸多地方炼油企业同样存在一定的供应过剩的问题,随着国内成品油出口限制逐步放开,将吸引更多国企以及民企参与出口,缓解国内成品油供应过剩局面。

  与此同时,山东地炼成品油出口头炮打响。山东省商务厅2015年12月22日发布消息称,第一批山东地炼成品油出口配额已经下放,山东东明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明石化”),审批通过2015年四季度成品油出口配额1万吨。2016年一季度的配额暂时还没有审批下来,需要另待通知。

  东明石化成为首家获批成品油出口配额的地方炼厂,具有里程碑意义。“此举不仅代表国内地炼实力逐步强大,同时也显示国家对国内成品油市场逐步放开的决心,后期地炼将会有更多的销售途径来平衡资源供应。据了解,除东明石化外,利津石化、垦利石化和亚通石化也在成品油出口配额申请之列。”安迅思分析师王晓辉对记者说。

  隆众石化网分析师徐莹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对石油消费拉动减弱,成品油消费将由过去的高增长、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转变为低增长、低消耗、低污染的“三低”新常态。成品油的出口,尤其是国内过剩严重的柴油出口将逐渐呈现常态化和规模化。

  长远来看,越来越多的地炼企业参与国际原油贸易,为我国原油期货的推出营造了更加市场化的环境。但业务开展初期,地方企业没有成品油出口经验,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港口等配套设施不全、国外市场开发几近空白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距离市场化仍需时日。 

两大航运央企重组 助力“十三五”国油国运
资讯
扬子石化
排查仪表隐患保安全(图片新闻)
中国天然气流量计有了自主“砝码”
关注
成品油出口渐趋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