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莫让“高度重视”只挂在口头上

杨涛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12月21日   第 15 版)

  前些天,笔者所在企业开展季度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检查组在某生产单位现场排查出13项安全隐患,其中有4项属于上个季度排查出至今仍未整改的隐患。在随后召开的隐患排查整改会上,隐患责任单位负责人多次用“高度重视”这个词表示隐患整改的决心。

  检查组负责人严厉批评说,上个季度查出的隐患,到现在还没有整改落实,还在高唱“高度重视”,这让人怀疑你们“重视”的程度到底有多高?这种“马后炮”似的“高度重视”,是一种欺骗,应该重处重罚!一席话,让责任单位负责人满脸通红,如坐针毡。

  安全生产是企业天大的事,不仅表现在思想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中。近年来,无论是在企业或单位的通报中,总是会与“高度重视”不期而遇,似乎这已经成了一个固定套路。令人痛心的是,很多喊着“高度重视”的企业或单位,往往发生安全事故甚至是重特大事故几率更大。这正是悲剧发生的深刻原因之一:“高度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说得重,落得轻”,似乎已是不少“问题企业”的常态。这不仅是对安全生产的漠视,更是玩忽职守的体现。这里的“高度重视”是自身失职掩虚诿过的遮羞布。对此,职工群众很有意见,反问道,安全上既然都“高度重视”了,那为啥现场隐患依然多,事故依然发生呢?

  诚然,“高度重视”这个词本无辜,干好工作确实离不开“高度重视”,大家也并不是反感这些词,但只在口头上“高度重视”是搞不好安全生产的。因为,如果只喊口号、不见行动、不见落实,如造成重大责任事故,事后用多少个“高度重视”也是无法挽回的。

  应该说,思想上重视是行动上落实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常看到,部分单位或领导错把“高度重视”算成具体落实。比如,部分单位部署工作时,把思想重视作为工作落实的重要标准来强调。于是乎,各级“高度重视”,层层开会强调,人人表态,以会议或文件代替落实,一番口号表白过后却没了动静,出现了落实中的“冷场”或“梗阻”现象。工作究竟落实到什么程度、结果如何,很少有人再过问。反正各级都“高度重视”了,工作岂能不落实?

  以“高度重视”代替抓落实,这是热衷于搞形式、图“热闹”、做表面文章的表现。重视仅仅是工作的开端,落实得怎么样,还有待于实际效果的检验。纠正这种把重视当落实的不实之风,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端正思想,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切不可把工作形式当成实际内容, 把工作过程当成落实的结果。

  俗话说,人糊弄地皮,地皮糊弄肚皮。安全生产也是如此,抓不好现场落实,只空喊“高度重视”,不出事故是偶然,出了事故是必然,到时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想让“高度重视”这句话不落空,最好的办法就是扑下身子、真心实意抓落实,让“高度重视”付诸于行动,经得起实践检验。

  (作者供职于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

资讯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莫忽视散煤
莫让“高度重视”只挂在口头上
关注
同煤燕子山矿安全培训入区队(图片新闻)
皖北煤电培训创新“孵化”高技能人才
煤矿违规超产举报电话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