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进核能技术从图纸走向现实的过程中,建造环节既是核电站最终运行发电的“基石”,又是核电技术本身经验反馈的一面“镜子”,尤其是无先例可参考的世界首堆项目,其建造更要经历“千方百计”的探索和尝试,以保障在建和后续电站的安全可靠及施工顺利,华龙一号便是如此。
11月22日,随着筒体模块三吊装成功,由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承建的“华龙一号”世界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内筒体钢衬里三大模块安装圆满画上句号,我国核工业超大超薄钢结构模块化施工技术获得重要突破,而“华龙一号”模块化施工技术再次获得了成功应用。
自今年5月开工至今,华龙一号首堆已顺利完成包括核岛FCD、常规岛和联合泵房等数个关键节点,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的,以及史无前例的核电工程,建设者要完成的是一次从无到有的全新创造过程。
经验丰富持续创新
纵横交错的钢筋、强度最高的混凝土、钢衬板拼成的“铜墙铁壁”……内安全壳与内衬筒体已然清晰呈现,伫立着巨臂吊车的超级工程近在眼前。
首堆建设,没有经验,施工难、资源难。如何有效解决现场结构施工、施工机械布置、总物资准备、劳动力动员等诸多问题?
而且,有别于目前国内在建的AP1000、M310、高温气冷堆等堆型,华龙一号结合了EPR、M310、AP1000的堆型特点,内外双壳、倒U型预应力、外挂水箱等结构的施工具有极大挑战性。
然而,挑战并非无法跨越的障碍。
负责福清华龙一号项目核岛和常规岛土建施工的中国核建成员单位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仕兵认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中核二四正是凭借着一支管理规范、技术精湛的专业团队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解决了一个个难题。
“中核二四是目前国内核电建造堆型最多的企业,其中包括实验快堆、AP1000、高温气冷堆以及华龙一号等堆型的首堆建设,核电建造经验丰富。”张仕兵告诉记者,“华龙一号首堆挑战虽多,但更是一次机遇,我们有信心将其打造成精品工程。”
据了解,在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工前,中核二四公司携手中核机械、中核建材先后完成了核岛填平补齐浇筑、混凝土替代浇筑、第一阶段临时塔吊安装、FCD模拟浇筑演练、FCD前各项验收通过等工作。在5月7日连续57个小时20分钟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实施并掌握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温控技术。在之后的模块吊装中,中核二四联合中核机械克服了大件吊装重、体积大、吊装半径大等实际操作困难,掌握了模块化施工等新技术。
据张仕兵介绍,福清核电5号机组钢衬里采用的模块化施工方式,正是在总结海阳AP1000模块化施工经验,通过BIM可视化模型的反复试验,对模块化吊装施工技术的再次升华。
中核二四福清核电项目部总经理李兵也告诉记者,安全壳钢衬里模块化施工技术不仅有效减少了传统分块作业中的变形问题,而且缩短了现场施工周期,为内安全壳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整套施工工艺也是现场标准化建设的表现之一。”
李兵表示,作为我国三代核电技术代表,华龙一号在建造中实现了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温控及裂缝防控、外挂水箱施工、大吨位倒U型预应力施工、模块化施工、BIM等技术在内的多项技术创新。
铸造精品助力出海
华龙一号是我国跻身世界核电第一方阵的关键标志,而作为海外项目的参考电站,首堆示范工程因关乎整个核电产业链的出海前景而备受瞩目。
“福清核电华龙一号是世界首堆,其成功建成将表明我国已完全掌握三代核电建造技术并成功商业化,中国核电站发展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将助推华龙一号核电站更快更多地销售到全球各国,增加我国核电销售订单;将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张仕兵表示。
“华龙一号”首堆整体建造工期62个月,土建主工期25个月,而后续机组可以借鉴首堆项目施工经验,通过标准化建设、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工期的缩短和建造成本的降低。目前,中核集团已与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了阿根廷重水堆核电站商务合同及压水堆核电站框架合同,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实现了在阿根廷落地。
张仕兵告诉记者,中核二四将在华龙一号建造过程中不断提炼和总结相关施工、技术、管理经验,形成一套系统性较强的标准化管理成果,包括标准化管理体系、标准化资源(人、材、机等)配置、标准化工艺流程、关键施工技术总结等,为其顺利走出去提供坚实的技术及管理基础。
据悉,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是我国核电建造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探索。针对“华龙一号”施工,中国核建计划编制一套“华龙一号”特有的核电建造标准体系,通过技术规程或管理规定等标准文本来规范建造过程管理,为我国核电走出海外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核建拥有三十多年不间断的核电建造经验,先后承建过国内核电各类主要堆型,对于承担华龙一号的建造、推广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建造标准体系的建设,对华龙一号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