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资讯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11月16日   第 12 版)

  三门核电1号机组首批AP1000主泵发运

  本报讯  11月11日-12日,三门核电1号机组首批两台AP1000主泵(SN04\SN06)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柯蒂斯·怀特公司EMD工厂发运,经由美国费城港转由货轮运输,将在12月底前抵达上海港。此前的10月29日,首台AP1000核电屏蔽主泵最终性能试验与试验后检查通过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核安全专家委员会评审。

  主泵被称为核电机组的“心脏”,用于驱动冷却剂在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CP)内循环流动,属于核电站的一级设备,此次成功发运将为三门核电1号机组的早日发电奠定基础。

  (刘世辉)

  

  我国核仪器领域首份学科发展研究报告出炉

  本报讯  近日,《中国核技术仪器设备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首次较全面、概括地勾勒了我国核技术仪器领域60年来学科、产业和应用情况概貌,重点反映了我国核仪器设备与国外的差距以及我国核仪器设备与国内应用需求的差距。 

  《报告》分为13章,第一章简述了我国核技术仪器设备学科和产业的发展历史及当前概况,然后分十章介绍了核技术仪器设备细分领域的制造技术和应用技术发展情况,最后两章介绍了我国核技术仪器设备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以及该领域的人才培养状况。

  核仪器仪表一直是核领域的“冷门”。我国过去从未定义过“核技术仪器仪表设备领域”,也没有相关的规划、手册、丛书。《报告》首次定义其范围是:探测核辐射的仪器设备和发生核辐射的仪器设备、以及这两大类仪器设备的应用。

  据了解,组织编写此报告的中国核学会核工业分会——核技术核仪器设备专业委员会于2014年5月成立。2014年7月,专委会成立了《报告》编制组,着手《报告》的编写工作。今年4月8日在上海通过专家评审,评审组组长叶奇蓁院士表示,报告从无到有的编制,一方面弥补了核仪器领域的空白,将唤起政府及有关方面对该领域的关注,同时也通过编制报告对业界同行形成凝聚,进而吸引外界对该产业的投资;《报告》将为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和指导。《报告》将于近期内出版。

  (何学会)

  

  海阳核电2号机组核岛环吊处可用状态

  本报讯  海阳核电2号机组核岛内的环吊近日顺利完成载荷试验,环吊处于可用状态,标志着海阳核电完成了又一里程碑节点。

  AP1000机组的核岛环吊采用“超安全检测”的设计理念,能够在发生严重事故情况下安全的保持载荷,此次试验分为副起升载荷试验、主起升载荷试验两个阶段,包括125%负载试验、100%负载试验、紧急下降试验、紧急状态运行试验等内容。

  2号机组核岛安全壳顶封头就位后,山东核电公司工程部统筹协调施工安排,调试管理部主抓载荷试验,两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发挥业主作用,保安全、保质量,及时处理试验过程中的问题,保证了环吊可用节点的顺利实现,为2号核岛后续的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

  (李洪涛 左常迪)

  

  中核建中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前六

  本报讯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近日消息称,其核燃料元件制造能力已达到年产800吨金属铀,跻身世界前六,该公司还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运输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我国核燃料元件供应保障能力。

  中核建中建厂50年来获得多方面成绩,为核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中核建中生产出我国第一组压水堆核燃料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1994年如期建成“大线”,并经历了“大线”一步、二步到新400吨核燃料元件的制造技术,具备了全堆芯核燃料元件和相关组件供应能力。“十二五”期间,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制造能力达到年产800吨金属铀,跻身世界前六。“2015工程”项目成功列入四川省2014年度56个重大产业项目。

  50年来,中核建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00余项,国家级奖项14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80多项,从“核电粮仓”稳步迈向“元件硅谷。

  (钟和)

资讯
中广核核电技术服务跨进欧盟
关注
华龙一号示范首堆进入全面建设期(图片新闻)
我国自主核能软件达国际领先水平
钢筋“编织”核电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