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11月09日 星期一

规范灵活好护航

——山西电力创新生产零星技改工程与检修外包服务采购侧记

本报特约撰稿 冉涌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11月09日   第 23 版)

  图为山西电力物资专业人员深入施工单位检查施工准备情况。
  山西省电力公司/供图

  10月26日,在接到各单位运检部提出的11月份生产零星技改工程外包服务框架采购结果匹配申请后,山西省电力公司运检部计划处处长范晓星开始实施匹配,并使用了一份名为“生产零星技改工程与检修外包服务框架采购匹配跟踪统计表”。据悉,该统计表是山西电力创新生产零星技改工程与检修外包服务框架采购的一个工具软件。2014年以来,为切实改变批次集中采购模式无法完全满足生产零星技改工程与检修外包服务需求特点的状况,山西电力创造性实践框架采购模式,并制作开发相关工具软件,取得显著成效。

  集中采购遇到新问题

  近年来,在采购集中度不断扩大的进程中,批次集中采购模式作为最常用的组织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最突出的短板是不能适用于需求零散、应急突发性强、标准化和通用性弱的需求。对于年度支出较大的生产性零星技改工程与检修外包服务,经常出现这边工程项目急需安排开工,而那边一时还不能确定中标单位的情况,影响了项目实施进度、资金入帐和对标指标等。

  有专业人士道出了产生如此现状的根本缘由:一方面,批次采购模式都是针对单个项目进行,项目未批复或投资计划不落实是无法进入采购程序的,说明这种模式很受前期工作制约;另一方面,批次采购有着严格的时间管控,错过批次上报需求或批次招标失败,只能转到下一批次再招标,相隔时间一般是两个月,加上批次本身的采购周期2-3个月,意味着错过批次就可能要再等5个月才能有结果。这对于招投标组织管理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必须要保证一次采购成功率和需求报送的及时性。

  据了解,批次采购无法满足零星技改工程与检修外包服务的问题在国网公司系统较为普遍,一些单位为了应对指标考核,及早完成费用入帐,采取了先施工后补招标手续、肢解项目规避招标等违规违法行为,给企业和个人都带来了潜在法律风险。因此,破解这一难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深入调研探索新模式

  为此,国网总部物资部委托山西电力物资管理部门具体承担生产零星工程与服务的集中采购策略研究与试点实施任务。山西电力成立了以物资部牵头,运检、调控等部门参与的研究小组,经过充分的专业间沟通和调研,最终将采购策略锁定为框架采购。

  山西电力物资部计划合同处处长张思认为,相较于批次采购,框架采购模式具有以下优点:不受资金和项目落实与否的限制;减少采购批次,降本增效;集中采购规模,减少流标与陪标;年度采购结果提升了对事故抢修抢险的应急处置能力;在保障采购工作规范性的基础上赋予项目单位选择中标人并对其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限,极大便利了项目管理,增进了部门协同,有助于提升对标指标。

  同时,为了进一步完善框架采购模式,山西电力研究小组设计开发了“生产零星技改工程与检修外包服务框架采购匹配跟踪统计表”工具软件,以规范框架采购结果应用工作。

  试点应用取得新成效

  今年1月,山西电力进行了包括零星技改、营销技改、仓储改造在内的全口径零星技改与检修外包服务框架采购,产生了109个框架中标单位。10个月来,应用框架采购结果的项目数量累计达到3579项,应用金额5.2亿元,其中142项为事故抢修或隐患治理等应急处置项目。

  “试点取得了‘五升五降’的新成效,其中一次采购成功率从58%提升至99%,采购从业人员劳动生产率提升5倍,集中采购项目数量提升4倍,集采总金额翻番,技改大修项目完成率提升6%,助推运检专业该项指标进入国网A段;采购成本降低83%,采购累计时长减少80%,评标工作量减少2/3,技改大修计划停电时间减少25%,现场作业时间减少728小时。”山西电力物资部负责人刘显哲介绍。

  2015年4月,国网总部物资部和运检部相关领导在现场调研后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举在实施集中采购规范化的基础上便利了生产专业的项目管理,充分赋予了项目单位选择和管理中标人的权限,节约了资金,是物资与运检两个专业密切协同的典范。此外,在总部物资部评审典型经验答辩会上,山西电力这一经验以采购管理专业第一名入选。

规范灵活好护航
资讯
动态
合肥保障重要活动用电可靠
莱芜供电服务成效获好评
双鸭山供电培训创新招招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