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电力系统智能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记者 傅玥雯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10月19日   第 02 版)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电网智能化理论研究、技术标准、试验体系、工程实践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在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并网、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布局、用电信息采集建设、智能调控技术应用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中电联党组书记杨昆10月14日在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力设备及技术展览会(EP)开幕式上表示。

  EP展历经数十年发展,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电力展会,今年同期举行2014年度中国电力创新奖颁奖仪式暨2015智能电力系统峰会等会议。

  期间,据杨昆介绍,目前,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已覆盖78个地市、2.7万条10千伏线路;累计建成618座充换电站、2.4万台充电桩,“两纵一横”高速公路城际互联快充网络基本建成;累计安装智能电表2.48亿只,实现2.56亿用户用电信息自动采集;累计建成上海世博园等9个智能电网示范园区。然而,由于投资、体制、历史欠账等因素,电力系统特别是配电网发展相对滞后。

  “城网供电可靠性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电网部分地区‘低电压’情况时有出现;已建成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总体覆盖率13%,配电网故障自动判别和网络自愈应用范围小,尚未发挥规模效益;城市中心区10千伏通信接入网光纤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影响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效果。”杨昆提出。

  对此,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韩水在会上指出,国家能源局此前启动了配电网基础普查,形成了《现代配电网发展路线》、《国内外配电网发展水平研究》等调研报告,“今年10月将出台《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12月颁布修订后的《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和《县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导则》” 。

  韩水还特别强调,根据新一轮电改精神,要逐步向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放开增量配电投资业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凡是获得主体资格的社会资本都可参与配电网建设,包括高压配电网。同时鼓励符合国家准入条件的配电网企业成立售电公司,采取多种方式通过电力市场购电,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承担电力基金、政策性交叉补贴、普遍服务、社会责任等义务前提下,向用户售电。

  对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杨昆建议:“电源侧要加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电厂智能化建设,实现电源与电网信息的高效互通,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电网侧要构建安全高效的远距离输电网和可靠灵活的主动配电网,实现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各种清洁能源的充分利用;加快微电网建设,推动分布式光伏、微燃机以及余热余压等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广泛接入和有效互动;在信息通信支撑平台方面,要建立开放、泛在、智能、互动、可信的电力信息通信网络,为各类能源接入、调度运行、用户服务和经营管理提供支撑。”

资讯
油气改革急待化解矿权、准入难题
我国设计建造首座北极海域
半潜式钻井平台试航(图片新闻)
2017年竞争性环节基本放开(关注)
电力系统智能化取得阶段性成果
风电“十三五”将淡化装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