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健康发展的中国风电蕴藏更多机会

——访维斯塔斯中国及亚太区总裁博飞

■本报记者 张子瑞 成思思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10月12日   第 18 版)

  编者按

  去年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期间,全球风能行业先驱者维斯塔斯发布了全新中国战略。一年来,维斯塔斯的中国战略是否开花结果?其对中国风电市场的判断有何变化?近日,记者专访了维斯塔斯中国及亚太区总裁博飞。

  

  中国业务显著增长

  中国能源报:维斯塔斯的二季度财报显示,订单储备达历史峰值,营收创新高,那么,中国市场的贡献率有多大?

  博飞:2015年第二季度维斯塔斯全球多项财务指标创历史新高。迄今为止,维斯塔斯在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安装了风机,今年以来在27个国家和地区取得了订单。其中,美国市场新增订单量排名第一,中国市场的新增订单量排名第五。

  虽然中国市场排名第五,但这是中国市场在维斯塔斯全球业务中近年来排名最高的。总体而言,外资品牌风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都很小。我们更愿意用同比的方式与自身的历史业绩做比较。今年1—9月,维斯塔斯在中国市场获得280兆瓦订单,而去年同期在中国市场获得的订单是150兆瓦,同比实现了87%的增长。与自身做比较,我们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是非常显著的。

  中国能源报:维斯塔斯是通过什么策略,在中国市场得以实现显著增长?

  博飞:以前中国市场更关注装机量多少,现在更关注发电量和风机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从这个角度而言,维斯塔斯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给维斯塔斯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

  中国能源报:根据丹麦Make Consulting公司的数据,维斯塔斯已不再是全球第一大风机制造商,西门子和通用电气在风机制造方面均已超过维斯塔斯。维斯塔斯如何应对这一变化?

  博飞:不同公司的统计口径是不同的。维斯塔斯在全世界的累计装机超过69吉瓦,远远超过在这一指标上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从累计装机量这一数据来看,维斯塔斯无疑仍是全球第一风机制造商。当然,GE、西门子等对手都很强,它们都在增长,但维斯塔斯的增长幅度是很高的,在增长中引领增长。

  第一,维斯塔斯的业务网络覆盖全球,遍布74个国家和地区;第二,维斯塔斯拥有完整产品线,有不同兆瓦等级的平台,包括中、高、低风速等机型;第三,维斯塔斯有非常强大的运维服务能力,可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服务。这些方面是维斯塔斯的竞争力所在。

  完整的产品线与灵活的运维服务

  中国能源报:中国的风能资源区辽阔,不同资源区对风机的性能要求有很大差异,比如高海拔、低风速等等,维斯塔斯如何满足中国不同风资源区的需求?

  博飞:去年10月,维斯塔斯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V110-2.0兆瓦新一代风电机组,该机型专门针对低风速地区设计,切入速度仅为3米/秒,非常适合中国的风速条件。今年1月,我们又在云南取得了一个高海拔风场的订单。维斯塔斯完整的产品线可以满足中国不同风资源区对风机选型的要求。

  中国能源报:据我所知,维斯塔斯的天津工厂可生产2兆瓦的风机产品,但随着中国市场对更高兆瓦级产品的需求增长,维斯塔斯是否会在中国推出3兆瓦风机产品?

  博飞:中国市场5年前的主流产品是1.5兆瓦风机,后来发展到2兆瓦风机,我们一直根据市场发展适时推出新产品。我们注意到了中国市场对3兆瓦风机的关注。实际上,维斯塔斯的所有产品都可以供应中国市场,我们可以为中国客户提供3兆瓦风机,不过3兆瓦制造平台是在欧洲,如果进口的话,加上各种费用,价格会比较高。

  长久以来,维斯塔斯会不断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调整业务安排。在哪里生产哪种风机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我们一直定期评估这些因素。

  中国能源报:维斯塔斯如何看待风电运维服务的市场机遇?如何切入中国的风电运维市场?

  博飞:以前,中国风电市场在运维方面不够成熟。近年来,中国风电业主越来越关注风电运维领域,这对擅长运维的维斯塔斯来说是新的机会。通过计划检修和预防式服务,来优化风机表现,实现发电量最大化,这正是维斯塔斯的强项。

  风电运维涉及市场、知识、数据、分析、劳动力等各个方面,不同的运维主体各有各的优势。与独立的第三方的运维服务商相比,整机商拥有完整的知识,比如我们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风机数据,这些数据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我们的数据中心,这是整机商进行运维服务的优势所在。今年维斯塔斯推出了更灵活的定制化的运维服务,如中国的很多风电业主是国有企业,他们具有劳动力优势,可以与维斯塔斯的知识技术优势结合起来,从而帮助风电场实现更优化的运维。

  中国风电产业正发生积极健康的变化

  中国能源报:近年来,中国风电市场也在发生变化,从注重装机量和初始采购成本转为更注重发电量和全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这一转变会给维斯塔斯带来哪些新的市场机会?

  博飞: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一趋势,这是一个正确的趋势。风电最终关注的就是更低的度电成本,这是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最终意义所在。

  中国能源报:目前,“互联网+”的概念很热,能源与互联网的融合被屡屡提及,“互联网+”会对风机制造及风电运维产生哪些深刻影响?

  博飞:能源互联网和“互联网+”本质上都是大数据的概念。运维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可以带来物联网的概念、智能电网的概念,从而实现风机最佳运行,电量最大产出。

  维斯塔斯和其他的整机商都可以提供借助互联网的各种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风电业主优化他们的风电场,更好地管理他们的风电资产,提升资产投资的回报率,这是优化风电产业的最有效的方式。

  中国能源报:海上风电在欧洲如火如荼,在中国却举步维艰,维斯塔斯认为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对此有何建议?

  博飞:海上风电比陆上风电在投资成本方面高很多,在技术方面复杂很多,风险也更大。中国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对此持谨慎的态度是有道理的。中国制定了宏大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但市场需求没有调动出来,一方面,你可以认为是标杆电价没有达到期待值,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是技术成本没有下降到足以激发市场需求的程度。当然,主管部门要想大规模推动海上风电发展,需要制定一个被各方接受的标杆电价。

  优势互补 加强合作

  中国能源报:与中国本土风电整机商相比,维斯塔斯的优势是什么?

  博飞:维斯塔斯的优势首先体现在经验和专业性上,我们在74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69吉瓦的装机,这提供了强大的运行业绩保证。第二,从产品来说,我们拥有完整产品线,有不同兆瓦等级的平台,也有适合不同风资源区的多种机型。第三,在中国市场,风电场初始投资需要借助银行贷款,银行会对客户的还贷能力提出要求,比如风电场投运后如何控制风险等,维斯塔斯所能提供的风险控制服务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在这几方面,我们比中国本土的竞争对手做得更深入。

  中国能源报:维斯塔斯无疑是风电领域全球化战略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对于渴望“走向海外”的中国风电整机商有什么好的建议?

  博飞:成功的全球化战略其实就是本土化的过程。维斯塔斯在中国的员工90%以上都是中国人,位于天津的工厂是维斯塔斯全球最大的工厂。我们投入的重点是员工、资产和提升业务能力。由此,在投入和取得的机会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因此,如何成功实施本土化是中国风电整机商“走向海外”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中国能源报: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风电产业和外资整机商会提供哪些合作机遇?

  博飞:中国政府倡导“一带一路”战略和设立亚投行,绝大部分的投资会集中于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这对风电是绝对利好。在此背景下,中国风电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他们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上的经验相对有限,而维斯塔斯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一带一路”战略能够给维斯塔斯和中国本土风电企业的合作带来新的机会。

健康发展的中国风电蕴藏更多机会
资讯
10个发展中国家派员甘肃学习风电技术(关注)
风电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