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9月28日 星期一

两部委联合出台PX建设规范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9月28日   第 14 版)

  为促进对PX(二甲苯)行业健康发展,本着PX“科学选址、技术先进、资源节约、安全环保”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严格新建项目建设标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环境保护部共同制定并发布《对二甲苯项目建设规范条件》(以下简称《规范条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我国PX缺口近几年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对PX的实际需求为1385万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X消费国,但我国PX总产能仅为880万吨,自给率只有63%。2013年国内PX需求量达1641万吨,而自给率则降至47%。2014年我国PX进口量达997.27万吨,同比增加10.16%,供不应求的问题愈发明显。

  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今,国产PX总计增加的产能不过200万吨。为何国内PX项目的扩产如此十分缓慢?

  一方面,生产PX的原料是石油,由于国内石油供应有限,PX装置建设受到原料短缺的制约。作为整个下游炼化一体化项目的一部分,PX装置一般与大型炼油厂配套建设,这样可以直接将PX用于后续的化工生产。PX属于芳烃装置,对环境敏感,配套条件要求较高,生产工艺非常复杂,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国家对PX的准入门槛要求相当高,已有的PX项目总产能远不及总需求量。

  另一方面,PX项目一旦进入生产流程,需要选址、建设、管理、监督各个层面的控制。但是从厦门PX项目未建易址、大连福佳PX项目被令搬迁、宁波市政府公开声明坚决不上PX项目,镇海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停止推进,福建漳州古雷PX项目爆炸、上海化工区声明今后没有也不会有PX项目,正是由于信息传递失真,在多地公众的抗议声中,多个PX项目的命运或是取消立项,或是搬迁它处,造成经济损失。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PX类项目是政府、企业和公众间利益协调与信任的系统工程。公众对获知公共信息、参与公共事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但由于监管体系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以及环保产业发展滞后,企业多采取“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建设运营模式,极大地破坏了社会公信力。

  两部委为加强行业规范、促进PX行业绿色发展,对企业规范也提出具体要求。《规范条件》提出,对二甲苯企业应遵循循环经济理念,提高与周边企业在原料、产品方面的相关性,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新建、改扩建对二甲苯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等发展规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生态环境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规范条件》还要求,新建或改扩建项目应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并采用全密闭生产方式,从源头上减少三废的排放量。

  

  编后

  PX已不再只是产业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对安全的监督管理,民众也需要了解更多的科学解决对策。

  从近期上海化工区声明今后都不会有PX项目来看,颇有“谈PX色变”之感。每逢涉及“PX”,就会发酵出恐慌。其实就PX项目的安全性来说,技术上基本不存在解决不了的硬伤,国外的绝大多数PX项目也都非常安全,PX生产从原料到产品,公众都接触不到,那PX如何摘掉背上的这口“黑锅”?

  政府需高度重视公众的信息知情权,在确保环保和安全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发展该产业,依法公开安全环保节能应急处置等民众关心的问题,取得公众对项目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公众对PX项目焦虑的背后,是对化工项目环评、安全和监管的不信任。因此,要结合新发布的《对二甲苯项目建设规范条件》,严格监管监督。企业也应当依法依规,绿色发展。

  PX的关乎国计民生,公众对它的接受也并不可能一蹴而就。发展“程序正义”,才能使其科学、经济发展。

两部委联合出台PX建设规范
资讯
声音
关注
北京启动天然气阶梯价改革
河南油田氮气+化学辅助吞吐技术增油4.6万吨(图片新闻)
长庆油田:撒降本“网” 收增效“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