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9月07日 星期一

追忆老兵 铭记历史

■本报特约撰稿 朱志恒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9月07日   第 24 版)

  从松花江凄厉呼号的涛声,到卢沟晓月的美景被悲凉惨烈替代,历时14年的空前劫难的折磨和苦痛,让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这场漫长残酷的战争中家破人亡,备受煎熬。70年是怎样一种概念?简单地换算下来,已是进入人生命倒计时的古稀之年。那场上世纪30-40年代的抗日战争却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被忽略,尤其对于晚生后辈而言更不该忘却。

  2005年8月盛夏时节,为了铭记中国军民抗战的光辉历史,以缅怀先烈,激励后人,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我被选派撰写安徽电力系统内部分抗战老兵的事迹。

  转眼又是10年过去了,当年采访过的老人,老去的老去,故去的故去。但他们那为了民族的浩气与尊严义无反顾,用青春热血铺就未来幸福生活的精神永垂不朽。

  时刻准备牺牲

  当翻看电脑里的照片,记起那年高金保老人颤抖的手握着用生命换来的军功章,透过满嘴老陈醋味儿的山西话,将我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高金保1919年出生,2009年11月24日逝世,享年90 岁。他曾任罗荣桓元帅的警卫连连长,1937年10月,18岁身材高大的他在老家山西安泽县(今古县)被八路军的机枪所吸引,随后告别了唯一的亲人姥爷参加了革命。参军后的第一场战斗是著名的汾离公路伏击战,高金保过瘾了,机枪甩起来扫射,日本鬼子一大片、一大片的倒下。

  在那个环境恶劣的年代中,高金保和战友们每当发了新军服就马上穿上,发了一点极少的军饷,战友们就想办法拿去打点牙祭。他们都清楚自己要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谁也不知明天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样的变故。1954年冬天,一直南征北战的高金保才终于回到老家,谁知姥爷死活不让他进门,不相信他还活着,家里他的灵牌都摆了好几年了,因为误传他早已牺牲。 

  天使救助恶魔

  10年前我还有幸采访了一位百岁老人,这是我所采访过的人员中最为年长、高寿的一位,现在想来心头还颇不平静。

  记得那是8月初的一个傍晚,当我走进时年100岁的陈宝如老人家中,坐在客厅里的老人急于想从轮椅上起身迎接,但动作已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了。对他的采访也是对我嗓子的一次考验,因为满头银丝,老人斑醒目的他有些耳背,采访只能被迫在大声喊叫中进行。

  陈宝如1905年出生,2008年10月18日逝世,享年103岁。他承袭了祖上老中医的一技之长,在那场国难来临之际,1937年,他以所学的中医为手中武器,投身到滚滚的抗日洪流中。加入到津浦路新四军暂编第五支队,刻苦好学的陈宝如熟练掌握了中西医技术,成了一名出色的战地军医,足迹留在了山东、江苏等地。

  从事战地医护工作的危险是时刻存在的,陈宝如的一位军医战友在江苏淮阴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那次战斗伤亡很大,还活捉了两个日本鬼子,陈宝如在痛失战友的情况下,以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去为两个腿部受伤的日本鬼子包扎伤口,上演了一幕天使救助恶魔的闪耀人性之光的大戏。抗战将陈宝如锻炼成勇敢的战士,还为他腿上留下两块弹片伤,那抹不去的伤疤永远留在他的身体里,成为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的一种见证。

  百岁老人陈宝如忆起当年出生入死的故人、往事,尽管表达上不是那么流畅了,但他的情感依旧真挚,话未出口已是老泪纵横……

  硝烟散尽,时代翻篇。不曾停歇的岁月的脚步,让生活时时处处发生着改变。但当年的战争往事,他们以满腔的爱国热情,以热血男儿的赤诚心怀,用那战火中铸就的青春书写出了壮丽辉煌的人生篇章,他们浩气长存。

资讯
中流砥砺革命路(光辉岁月)
关注
老兵的“不老”传说
合肥供电举办2015年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图片新闻)
追忆老兵 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