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

油价动荡引发全球恐慌

本报记者 张琪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8月31日   第 06 版)

  国际油价经历近1年的跌跌不休后,于8月24日滑落至6年来新低,WTI甚至跌破40美元/桶大关,此后数天经历小幅震荡,又于8月27日强势反弹,涨幅超过10%。这一过山车式的价格起伏着实令产油国、投资商心惊胆战!

  “滑铁卢”下跌、“暴力”增长

  8月24日,WTI原油期货价格收跌2.21美元,跌幅5.46%,报每桶38.24美元,跌至2009年2月最低水平;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77美元,跌幅6.09%,报每桶42.69美元,已从去年8月的最高水平每桶103.19美元下跌近59%。

  有分析称,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美国页岩革命、欧债危机、伊朗制裁即将解除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等因素作用,导致原油价格创下6年半来的最低点。

  欧佩克最新月报显示,12个成员国7月的原油产量高达3150万桶,创下3年来的最高水平。最大产油国沙特的日产量达1035万桶,第二产油国伊拉克的日产量也达到400万桶,较上年增加了20%。

  另一方面,美国页岩革命带来产量激增,致使全球日均产量增加了约400万桶,而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拒绝减产,更加重了供应过剩的情况。

  《华尔街日报》还指出另一个影响油价的因素——人民币贬值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虽然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强劲,占全球原油需求的12%左右,但在国际油市上的影响力尚显不足。

  随后2天,原油价格出现小幅震荡。8月25日,WTI收盘上涨1.07美元,涨幅2.8%,报39.31美元/桶;布伦特上涨0.52美元,收于每桶43.21美元,涨幅为1.22%。8月26日,WTI下跌0.71美元,收于每桶38.6美元,跌幅为1.8%;布伦特下跌0.07美元,收于每桶43.14美元,跌幅为0.16%。

  8月27日,国际油价迎来大幅反弹。WTI上涨3.96美元,收于每桶42.56美元,涨幅为10.3%;布伦特上涨4.42美元,收于每桶47.56美元,涨幅为10.2%。

  有分析称,原油价格逆势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美国石油库存减少和交易员回补空头仓位推动。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8月17日至21日,美国原油库存下降逾500万桶。市场交易商表示,27日涨势的另一个推动因素是壳牌宣布关闭尼日利亚的两个主要原油管道。另有分析指出,当天经济数据向好和股市走高成为油价反弹的主要原因。

  产油大国哀鸿遍野

  国际油市动荡,各国或多或少受到波及。

  首当其冲的就是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产油国。为应对低迷的油价,沙特政府每月耗费近1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来维持国家运转,同时发行债券以解决日益增长的财政赤字,预计到今年底沙特公共债务占GDP比重将上升至8.2%,而去年这一比例仅为1.6%。巴克莱公司预计,如果油价持续维持在50美元/桶以下,那么沙特的金融储备将在2019年枯竭。

  波斯湾地区其他产油国20年来也首次出现财政赤字,例如科威特、阿曼及巴林。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商品战略负责人Helima Croft分析说,财政状况脆弱的利比亚、伊拉克、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和阿尔及利亚是欧佩克“脆弱五国”。

  委内瑞拉是最受伤的一个,其石油收入占总收入的95%,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收益占GDP的1/4左右。委内瑞拉违约保险成本已创下新高,油价暴跌可能导致其成为主权债务违约国。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8月25日表示,委内瑞拉石油出口价格可能跌至每桶30美元,甚至更低,他正在寻求与欧佩克及俄罗斯达成协议以稳定油价。

  分析人士指出,油价暴跌还成为导致叙利亚内战及其他全球紧张局势的间接因素,是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新源头,民众因为政府没能提供可靠电力,未解释所有石油收入的用途而举行抗议,此类事件已出现在伊拉克、尼日利亚和厄瓜多尔。

  俄罗斯作为主要的原油出口国,油价持续暴跌导致卢布大幅贬值,严重冲击了俄罗斯经济,同时影响国民生活;加拿大国家银行下调了2016年加拿大经济增速预测,从先前2.1%下调至1.6%,其原油24日收盘价格为38.05美元/桶,相比第二季度下跌了1/3。

  油价的连续下跌还使石油企业的利润大幅缩水,严重抑制了油气勘探业的发展。秘鲁政府8月26日消息称,由于当前油价大幅下挫,没有石油公司愿意对秘鲁油气区块进行投资,政府已经暂停了亚马逊雨林7份油气开发合同的拍卖活动。

  油价涨跌难料

  油价跌至6年半来新低。欧佩克坚持不减产,日产量还屡破新高;俄罗斯7月产油量年增 1.3%;美国仅减产30万桶,仍比去年同期高,这些产油大国到底唱得是哪一出?彭博社给出的理由是,石油生产商需要资金,只能“薄利多销”,特别是俄罗斯。沙特的策略在于保有市场占有率,旨在冲击美国页岩业。欧佩克和美国页岩油产商互不相让,竞相推高产量,全球原油价格或进一步走低。

  普氏能源旗下Bentek公司分析师表示,美国油价可能跌至每桶40美元以下,甚至在30至40美元/桶之间,但这是投机性交易以及短暂库存因素冲击所引发的暂时现象。

  也有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原油价格低迷将走向长期化。受欧佩克在原油市场上的份额争夺战略影响,原油供给持续过剩,原油需求恢复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菲利普期货分析师Daniel Ang表示,考虑到近期的波动,似乎价格已经稳定在这一水平。但也指出,悲观的势头不可低估,WTI原油价格仍有可能再次跌破38美元/桶。

  彭博社援引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的话称,伊朗计划“不惜任何代价”来捍卫市场份额,并表示只有欧佩克举行紧急会议才能阻止油价下滑。欧佩克常规会议将于12月4日召开,只要12个成员国中多数赞成,就可以召开紧急会议。不过,除非沙特点头,否则不太可能召开紧急会议。

资讯
奥巴马追加10亿美元发展清洁能源
普氏能源资讯
推出中国石油分析平台(关注)
印度、尼泊尔共建跨境输油管道
油价动荡引发全球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