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河南坚强农网“稳增长惠民生”

■本报特约撰稿 李振江 本报资深记者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8月17日   第 19 版)

  河南省电力公司近日透露,2015年,河南农村电网建设投资达175亿元,计划三年投资超过500亿元,以满足农村用电需求的增长,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稳定河南经济增长。对此,河南省省长谢伏瞻称赞道:“既有利于稳增长,又真正做到了惠民生。

  连续三年启动“低电压”专项治理

  据了解,过去由于长期投入不足,河南农村电网“低电压”的问题十分突出,10千伏户均配变容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持续解决“低电压”问题,河南连续三年启动“低电压”专项综合治理工作,使全省近200万农户告别了“低电压”。但是,截至2014年年底,河南仍有170多万户农户受“低电压”影响,消费能力不能有效释放。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和保供电、促增长、助发展的艰巨任务,河南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一方面通过增加电网投资拉动电气装备制造业、施工企业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扭转农村电网的薄弱局面,释放农村消费潜能,提升电力消费水平。

  在今年175亿元的农村电网建设中,河南把治理100万户“低电压”工程纳入全省“十大民生工程”,着重增加35千伏及以下中低压电网投入,优先解决76个乡镇的无变电站布点问题,消除44个一乡一条10千伏线路供电的问题,解决352条10千伏主干线路过载和596条主干线路重载问题,加大对53个贫困县的投资倾斜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的供电能力。

  助力粮食生产十一连增

  “老曾,今年葡萄园的用电有问题吗?”8月3日,在固始县南大桥乡安铺村专业合作社葡萄基地,固始县供电公司员工边向合作社负责人了解用电情况,边指导其夏季安全用电。过去,这里的葡萄园附近仅有1台变压器供电,在葡萄结果时遇到旱天总是用电无保障。村里规模化种植葡萄后,固始县供电公司为村里新增3台变压器,为葡萄基地架设了专用供电线路,同时经常组织员工深入葡萄园区对供电线路、变压器进行维护。

  近年来,像固始县安铺村一样,河南正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供电服务升级带来的便利。据了解,2010年7月以来,河南聚焦现代农业发展,先后投资230多亿元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使所有县域全部实现了110千伏“双电源”供电,农村电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8.9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还力争到2015年年底使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2017年实现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覆盖。

  此外,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近年来,结合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工程,河南积极推进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目前全省11889万亩耕地中依靠机井灌溉的已占六成以上,为河南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和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

  新农村迎来新电力

  “以前一到夏天,家里的日光灯就启动不了,自从线路改造后,家里空调、电视都能用了。”近日,在登封市卢店镇刘家沟村,登封市供电公司员工在村民李玉庆家中了解供电质量情况时,李老汉高兴地说。

  当前,“四个河南”建设正在深入推进,随着城镇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磁炉、电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逐渐成为用电主力,生活用电迅猛增长。但是,由于电网基础建设跟不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致使新的“低电压”问题出现,如何动态治理“低电压”成了新的课题。为此,像登封市供电公司一样,河南各地积极开展了“低电压”治理“回头看”工作,以更好地服务现代农民生产与生活。

  同时,河南各地以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对“低电压”治理开始了全面攻坚:建立“低电压”分级预警和定期普查机制,常态化“低电压”治理;通过走访用户、负荷高峰时段实际测量和营业普查等方式,编制“低电压”客户档案,不留死角地治理“低电压”;逐线路、逐台区调查供电能力,按照“一线一策、一变一策”的原则,依据“轻重缓急”分类治理。

  问题不解决,治理不松懈,河南争取2015-2017年农村电网总投资达到500亿元,基本消除“低电压”问题,全面打造坚强农村电网。

甘肃建立“用电安全”全天候机制
资讯
关注
福建施行全生命周期电费回收管理
安徽首座电动汽车换电站投运(图片新闻)
河南坚强农网“稳增长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