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大国能源革命中的华能“新”路径

■本报记者 刘浩 ■金亚勤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8月17日   第 15 版)

  林 刚

  能源革命是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效应对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的要求提出的重大举措。

  在我国能源革命过程中,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积极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把握机遇、大胆创新,有效探索了能源革命的“新”路径。就此,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林刚接受了中国能源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能源报:作为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企业,华能怎么看待能源革命对于新能源发展的影响?

  林刚:新能源是实现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顺应能源体制革命、介入直接提供能源服务的有力渠道,并且能够响应能源科技革命、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华能集团境内外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5亿千瓦,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涉足四大洲6个国家,是发电行业的领军企业。

  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提出,要推进实施包括“向能源生产和能源产品多元化并重转型、向国内和国际并重转型、向生产经营和资本运营并重转型、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在内的“四个转型”,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参与和推动能源革命将是华能新能源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

  中国能源报: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华能新能源有什么独特的发展理念与竞争优势? 

  林刚:华能新能源始终坚持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商业模式”为发展目标,注重以布局优化为先导、以创新驱动为源头、以规范管理为基石、以服务产业为己任,探索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华能模式。

  首先是战略引领新能源产业布局优化:填补我国高海拔风电建设的空白、形成了基地型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多种电源结构的互补和协同效益。而且,充分利用水电外送通道优势,第一个向地方和国家能源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百万风水互补基地项目方案。

  其次,响应国家风电设备国产化要求,推动新能源设备制造水平提升。

  第三,探索新能源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华能新能源建立了“3+1”审查决策程序(即风资源评估内部审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和投资决策);随着管理半径扩大,在对所属区域开展全面集约化整合的过程中,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与能源互联网为平台,实现风电和光伏项目的集中管理。

  中国能源报:当前制约我国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林刚:首先是关键装备的自主研发制造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过度依赖技术引进,风电核心技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风机设备与风资源特性的匹配有待深入研究。

  其次是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明确。国家对“十三五”风电建设目标的发展关键性支持配套政策尚未有明确时间表,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碳交易市场等配套措施还不够细化。

  第三是风电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为确保实现国家风电中长期发展目标,需建立完善科学健康的新能源市场体系,引入项目开发运营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实现市场的有效开发和保护。

  中国能源报:在推动和参与能源革命的过程中,华能新能源如何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为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出贡献?

  林刚: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十三五规划谋篇酝酿、工业4.0方兴未艾的有利环境。在发展理念上,我们将坚持华能“三色公司”企业使命,认真履行央企“三大责任”,坚定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决心和信心。在发展方向上,华能新能源正瞄准国际一流,全方位开展技术和管理的动态对标,对照先进、查错纠弊、不断改进、持续提升、追求卓越,以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理念,推动创新发展,引领技术进步,实现转型升级,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表率。

  面对当前电力和资本市场双重改革的新形势,我们要充分抓住机遇,牢固树立“七新”意识和理念,顺应新常态、研判新形势、开拓新思维、谋划新举措、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提升新境界;切实提升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大能力”。

  中国能源报:对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完善,您有什么政策方面的建议?

  林刚:目前我国对新能源产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已经较为全面。为新能源企业更好地发展,我们建议:

  统筹国家能源战略规划。提升新能源在国家能源战略中的地位,加强各种能源间的统筹协调,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引。

  建立新能源技术创新的推动机制,提升装备制造能力。利用当前的战略机遇期,搭建自主创新的助推机制,以提升国产装备核心技术提高中国装备市场竞争力。

  加快扶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新能源骨干企业。建议加快新能源市场体制机制的建设,培育一批技术先进、管理精良、经验丰富的大型新能源骨干企业,提升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完善新能源配套政策法规,为电力市场健康运行保驾护航。应加快相关配套政策法规的出台,如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电力市场交易准则、全国性的碳资产交易市场等。

  积极探索分配激励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在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吸引和留住新能源高端核心人才的激励措施,激发创新活力。

资讯
超低排放这一年收获颇丰
智能化程度最高电厂国华电力投产(关注)
托克托9号机组完成锅炉钢结构吊装(图片新闻)
大国能源革命中的华能“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