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

油价观察:中国油价负担全球第十

■本报记者 渠沛然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8月17日   第 14 版)

  随着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反弹乏力,国内油价也随之调整,但连续上调的消费税曾广受质疑。

  中国油价到底高不高?面对质疑,财经观察曾对23942名网友进行投票调查,有23081名网友认为油价贵,占总人数96%,只有861名网友认为油价并不贵。另一部分声音认为,中国油价在国际上根本不算高,油价税负比重也远不如欧洲动辄50%的比例。

  彭博社日前结合AIRINC和欧洲能源门户网站数据,发布了各国油价负担痛苦指数,将每加仑汽油平均售价与居民人均日收入之比作为衡量油价负担的标准,制作了油价负担排名。结果表明,在61个国家及地区里,中国大陆地区汽油单价的确处于中低水平,比日欧大部分国家都低。但彭博社认为,这种说法显然忽略了各国人均收入水平的考量因素。

  根据图表,加上收入水平,中国油价负担排名就与油价排名完全相反,痛苦指数稳居前十。数据显示,2014年油价最高的挪威人均日收入为272美元,比中国人均21美元的日收入高出10倍有余,其油价占日工资比例仅为3.14%,而中国人购买一加仑汽油需要花费近四分之一的日收入,挪威人的油价负担排名则是倒数。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曾发布汽油税费占零售价格的比例数据,中国大陆为30.46%,美国11.22%,德国56.92%,日本39.30%,中国台湾26.31%;柴油税费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是:中国大陆26.31% ,美国11.87% ,德国为45.62% ,日本为27.35%,中国台湾为16.96%。可见中国大陆油价中的税负还是要高于美国等国家,也高于中国台湾地区。

  “中国油价并非裸油价格高,而是中国油价中所含的税费高于美国导致的,并不能单纯的对油价进行横向比较。”中石油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震对本报记者说。

  一方面油价与产油国不具可比性,比如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国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来看也分为两种情况,美国成品油中的税负较轻,而欧盟看重清洁环保,鼓励清洁能源发展对成品油征收重税,因此我国税费比例明显低于欧盟国家,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也偏低。

  “成品油税负水平是与各国的资源禀赋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保护等相适应。美国不仅是进口原油大国,还是车轮上的国家,成品油消费在居民消费中占比较高,因此长期维持低油价的策略并进行补贴。而中国的油价中包含了较高的油税,这是受到资源环境和能源消耗制约所致。”王震补充道。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表示,俄罗斯、中东等这些国家油价低廉,是因为他们属于全球主要产油区。中国石油消耗量逐步升高,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原油净进口国。在国际上有没有足够的油价定价权,价格自然没法与美国相比。

  我国成品油价格中的税费比例较重,是原油开采到加工冶炼再到终端销售这三个环节都要缴税费。据了解,在原油生产销售阶段,企业需要缴纳石油特别收益金、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使用费、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13种税费;原油进入炼油厂后,还要再缴纳消费税。若要卖给消费者,企业需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耕地占用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8种税费。总体核算下来,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中,税费占去了约三分之一,这个成本最后都得由消费者买单。

  但王震认为,我国既是石油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从整体税负水平看,目前我国成品油税负处于中等水平,体现了我国石油资源的稀缺和控制消费的导向,较为合理。

油价观察:中国油价负担全球第十
资讯
关注
民企原油“两权并握”进程加速
智能管理助力油气工程企业无缝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