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人员紧缺,但资产和售电量均居全省前列的山西晋城供电公司比作一枚发射升空的火箭,那一个个劳模或技能专家工作室就像是关键的发动机推进剂,为火箭推进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2012年至今,晋城供电公司先后成立了李新宝劳模创新/宰红斌技能专家工作室、田瑞萍劳模创新工作室、马安技能专家工作室、金治华技能专家/靳晋劳模创新工作室、陈文刚劳模创新工作室等5个工作室。55项创新成果申请国家专利,160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70余名技术骨干构成的创新团队将晋城供电群众创新这张名片打造得光芒四射、熠熠生辉。
创新管理,规范制度建设
晋城供电公司专家工作室创建之初,就有了自身的准确定位:“专业工作分析平台、专业技术创新平台、专业技能培训平台”,为公司专家人才的培养提供得力的渠道和途径,为公司改革发展排忧解难。
经过3年的发展,专家工作室由原来的业余活动、独立探索,逐步成长为创新管理、体系完备的专业化团队。每个工作室在成员构成中,技术技能绝技上有专家人才,工作主动性上有劳模,工作室管理创新上有领导干部。
其中,李新宝劳模创新/宰红斌技能专家工作室采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方式,利用劳模与技能专家的双重影响力,结合生产实践,实施技术改进,承担技术改造任务,开展技术难题攻关,目前已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
“紧密结合公司战略,提出工作室研发方向;紧密结合工作实践,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员工实际,提升员工队伍素质;紧密结合技术潮流,扩大研发成果,提升工作室影响力。”这是专家工作室的工作要点,也是工作室所有成员一以贯之的工作信条。
截至2015年6月,5个专家工作室共完成创新课题110余项,已授权、授予国家专利55项,发表技术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4册。3个工作室受到山西省总工会命名表彰,“李新宝劳模创新工作室”被首批授予“国家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称号。
创新培训,提升技能素质
在专业技术创新工作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晋城供电公司的工作室组成人员有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有劳模与专业技术带头人,还有朝气蓬勃的年轻骨干,各具特点、各有所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公司,劳模往往也就是技术创新能手。调度自动化专业的陈文刚、配电运检专业的靳晋、变电运维专业的田瑞萍……创新,早已成为劳模评比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富于创新精神的劳模引领下,专家工作室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景象。
同时,专家工作室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如马安工作室独创“3+X”培训模式,以讲带学,人人上讲堂,调动全员积极性;以考促学,充分利用公司大力建设的城南培训基地,按季开展全员技能实操考试;教干相辅,结合检修工作、基建工作,把课堂搬到现场,开展实战式培训。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QC小组等多种形式的群众创新活动,在各个工作室如火如荼地展开。
此外,晋城供电公司还定期组织劳模专家到基层单位进行技术巡诊,点对点、面对面回答技术问题;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不仅充实巩固了员工的理论知识,而且规范了相关操作程序,真正达到了知识共享、技术互补。通过以“质”补“量”,有效缓解了日益突出的人机矛盾,提升了工作效率,职工梯形队伍再上新台阶。
劳模专家工作室,正在成为创新意识的传播地、劳模精神的传承地、专业技能的传授地,带动更多的员工走上成才之路。群众创新,也正在成为晋城供电公司一张崭新而闪亮的名片,推动公司事业再续新辉煌、再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