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

黑龙江电网以环境统领服务发电

本报特约撰稿 桑学勇 王宁 常相辉 本报记者 李文华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7月27日   第 26 版)

  “以双鸭山地区为例,刚过去的5、6月份,正值排灌负荷高峰,利用友谊生物质发电站就地平衡激增的负荷,即支持了新能源的发展,又减轻了季节性负荷对电网的压力,通过科学调度实现了供电企业与发电企业的共赢。”近日,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周迎秋对上半年服务全省发电企业及管理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

  “零距离”沟通  责任导向

  据悉,黑龙江电力结合供电区域内发电企业的生产实际,细化服务措施,推出了“五定”原则,实施发电企业能耗分层管理,为供电与发电企业实现良性发展做出有益尝试。

  所谓“五定”原则包括:“定标准”,合理安排发电资源,加强负荷预测和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定流程”,强化电网和发电设备检修协调,力求顺畅高效;“定人员”,“一对一”对接需求,力保服务无盲区;“定时限”,加强检修集约化管理,减少非正常方式运行时间;“定措施”,在同类型机组负荷率、调停次数、完成发电计划进度等方面做到具体、详实、准确。

  黑龙江电力鼓励绿色能源发展,助力节能减排,实施发电企业能耗分层管理,优先调度可再生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依次调用化石类发电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对燃煤火电机组来说,同类型火力发电机组按能耗水平由低到高排序,节能优先;能耗水平相同时,按照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避免大容量、低污染的机组出现利用小时数倒挂的现象。黑龙江电力通过科学调度,挖掘发电能力,帮助协调电煤,为省网发电厂有序完成发电计划创造了条件。

  “零时限”并网  高效多赢

  “省电力公司拟定的这个‘十八条’,对于我们发电企业就是及时雨……”黑龙江省各发电厂纷纷点赞的“十八条”就是黑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编制的《黑龙江电网并网发电企业服务指南》。

  据介绍,该指南分别从机组并网意向批复、接入系统设计审查流程、电源项目前期、新设备加入电网运行前应具备的前期工作、新机试运电价协定、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计算和管理、远动和电量计量计费系统的接入管理、购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的签订、运行人员调度业务培训和考试、新设备启动调试的调度指挥、发电厂商业运行批复、运行和检修管理、考核与结算、市场信息发布等十八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流程指导。

  为了提升并网效率,黑龙江电力在新建机组相关管理要求与技术要求后,及时组织省网发电企业与黑龙江电力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并网调度协议签订前,减少前置手续,进一步优化流程,同步开展投产方案编写,制定落实与新机组投产相关的安全稳定技术措施,及时开展新机并网调试工作,安排机组安全并网。

  “通过‘十八条’的严密流程与严谨要求,有效提升了新厂并网过程中的安全与质效。”对该指南的制定与应用效果,周迎秋深有感触。

  “零差错”测算  精益护航

  由于资源天然分布的特点,黑龙江省东部电源分布相对密集,相关配套稳控装置多。2015年,黑龙江省唯一新建的大容量电厂——伊春电厂并网运行,对东部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严峻考验。

  为此,黑龙江电力调度控制专业超前统筹,重新规划系统控制策略和机组运行方式。在项目评审初期结合电网稳定计算分析,提出新增稳控装置控制策略及与地区其它稳控系统整合控制原则,以实现稳控系统投资最小、后期设备安装维护便利、系统对电网及东部开机方式提供有力支撑的目标。

  同时,在后期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增、改造站点多,以及施工工期短、任务重等情况,黑龙江电力专业人员积极协调项目建设、设计、供货和施工单位,合理安排设备到货和人员组织,在两个月时间内分三阶段完成稳控系统全部站点的安装调试,为伊春电厂机组的顺利并网投产开辟了“最佳窗口期”。

  此外,针对风电场投入对省网影响较大这一技术难题,黑龙江电力通过电网稳定计算分析,发现该地区电网薄弱环节,结合地区实际情况,确定稳控装置控制厂站和控制策略,为提升全省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保障电网稳定可靠运行做出了积极尝试。

资讯
黑龙江电网以环境统领服务发电
北斗卫星远程抄表助省际电网信息化
合肥多部门联保线树和谐供电可靠
敖汉旗供电
让“三农”抗旱电力十足(图片新闻)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