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制造2025》的推出,给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新挑战。今年以来,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为装备产品出口和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开拓空间。这些利好政策,对装备制造企业而言,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才能把握机遇乘势而上。
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装备)作为集装备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大型装备企业集团,是我国电站辅机、输变电设备、节能环保领域经营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装备企业集团之一。那么该集团是如何积极迎接新机遇,为实现装备强国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呢?为此,本报记者对中能装备董事长毛凤福进行了专访。
找准方向 大力实施转型升级
中国能源报:作为年轻却历史悠久的企业,中能装备如何调整自身,来适应新形势的?
毛凤福:中能装备确实是个年轻的集团公司,成立只有两年多,但其所属企业大部分都是老企业,有的企业已有长达6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以电站辅机、电网设备器材制造为核心业务。中能装备因改革而生,而要发展就必须继续高举深化改革的大旗,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前,中能装备主动作为,不畏艰难,正在立足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和节能环保三大领域,积极做好深化改革增活力、转型升级强实力和盘活资源挖潜力三篇大文章。中能装备将优先发展国际业务,大力发展成套业务,积极发展非电业务,创新发展服务业务,用实力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机遇。
中国能源报:目前,制造与服务融合型企业迅速增加,服务型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中能装备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创新发展服务业务?
毛凤福:中能装备在转动机械、备品备件、节能降噪、变压器运行维护等服务领域做的有声有色,但整体规模相对较小,也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需求。为此,中能装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创新发展服务业务:
一是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集中资源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收益的新产品和新业务。比如公司现有重点业务中的水处理业务将向石化、煤炭等行业拓展,对膜法给水处理、废污水处理等技术进行升级改造。二是从产业链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变,强化服务能力、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比如核心零部件销售与更换、专业化设备维修与保养、租赁服务等。三是从产品销售向系统服务转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完善项目过程管控。中能装备将择机拓展服务外包业务,从设备销售逐步转向服务市场,为发电厂或大型跨国制造商提供专业设备维修服务等。
中国能源报:中能装备所属企业生产的磨煤机、封闭母线、电除尘装置、电抗器、电力金具等诸多产品在行业中佼佼领先,贵公司将如何对这些装备进行升级改造,从而保持这些重点业务的领先地位?
毛凤福:你提到的这些产品,中能装备在国内已经占领了85%以上的中高端市场,在国际上也处于较高的知名度。为了保持领先水平,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增加研发和营销投入,在“微笑曲线”两端提升附加值,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品牌。一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将瞄准行业发展新趋势、新特点,实行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二是坚持以质取胜,培育中能装备品牌,我们继续坚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产品质量控制、质量信用评价与品牌推进战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价值;三是进一步实施“退城进园”工程,将企业从主城区搬迁到工业园区,通过产业聚集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使用,从而向现代企业、绿色企业与和谐企业迈进。
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智能制造
中国能源报:现阶段,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推进工业4.0的同时,也要把2.0、3.0的质量课、基础工艺课补上来,中能装备将采取哪些措施,探索自己的工业4.0模式?
毛凤福:一方面,开展质量标杆及对标活动,推广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坚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开展内部挖潜,缩短产品升级换代周期,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和工艺。另一方面,推广应用信息系统技术及智能制造装备,提高工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并减少人为差错。另外,还要加强产品可靠性设计,增加在线检测设备及诊断功能。
在探索工业4.0的过程中,中能装备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我们成立了北京、南京两家技术中心,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确定了要立足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和节能环保三大领域作为主攻方向。两年多来,两家技术中心开展了低低温和湿式电除尘、特高压电抗器、海上风电、非晶带材、燃气轮机、核电国产化等数十项前沿技术研究,部分科研项目在关键领域已经取得实质性突破,正在实施成果转化,部分项目已经形成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
中国能源报:智能制造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您认为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点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困难?中能装备将如何推进智能制造?
毛凤福:智能制造的关键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我们目前的困难在于,由于我们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迎头赶上。为此,我们将密切关注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的作用,搭建产业基础技术平台,引进高端研发人才,同时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开展合作,持续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零部件、共性基础技术、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的研发应用,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主导权。
中国能源报:“互联网+”的热风,将给各个传统行业带来许多不同、未知的变化,您认为“互联网+”将给能源装备带来什么?中能装备如何将这种软实力与能源装备融合起来?
毛凤福:“互联网+”影响到我们装备制造企业是有所不同的。相对于流水线型生产企业,我们装备制造企业属于离散型的。对于流水线生产企业,结合“互联网+”,批量生产、提升质量、提高效率的优势非常明显。但离散型如何结合“互联网+”就需要琢磨了。因为离散型产品是小批量、个性化要求比较多,不同客户有不同需求,而且产品参数、工作环境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如何实现“互联网+”呢?我个人认为并不是说加就加,不能简单地相加。尤其离散型制造企业要保持冷静,不能简单地“物理反应”,而是要产生“化学反应”。
在我看来,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改善企业自身短板。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面向客户的个性化生产和服务。其次,能推进企业加强知识管理。我们利用数字信息化,可以实现工艺的积累和成果的分享,实现面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工艺数字化,使隐性的知识显性化,促进产品工艺技术得到继承、交流、使用和创新。再次,“互联网+”结合产品本身,可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品,有利于加速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融合。
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建立起以客户为导向的机制,以及以客户数据为基础的适应性设计和柔性生产,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中能装备拟通过优化设计、技术改造、两化融合,逐步探索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公司所属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逐步实现智能管控。
联合出海 加快产品走出国门
中国能源报:在您看来,我国能源装备的产业基础如何?哪些方面具有优势?
毛凤福:经过几十年的大力发展,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较大、独立完整、具有世界级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力支撑了我国世界大国地位。具体而言,我国清洁、低碳、高效燃煤发电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大型水电开发技术和装备研制能力居世界前列,先进核电研发设计和制造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大容量远距离智能化电网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另外,我国能源装备性价比优势明显,得到很多国家的喜爱。
中国能源报:中能装备产品出口情况如何?为推广产品走出国门,中能装备如何部署“一带一路”建设?
毛凤福:中能装备自2012年成立以来,国际业务连年实现跨越式增长,出口产品主要有磨煤机、碎煤给煤设备、封闭母线、四大管道及支吊架、电抗器、电力金具、绝缘子、互感器等数十种产品,已经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与地区。
中能装备及所属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中国能建“走出去”战略部署,努力推进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向重点市场区域“走出去”。首先,加强国际业务经营人才遴选,我们将借助‘一带一路’的大平台,以及中国能建打造完整产业链优势,广纳海内外熟知国际业务高端人才。其次,搭建和完善国际市场拓展平台,依托集团公司国际业务拓展,积极整合公司内部资源,打破单体设备出口瓶颈,形成“联合出海”的运营模式。同时,拓展重点区域市场,继续巩固并深化东南亚、中亚、中东地区传统优势,并积极拓展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市场。另外,推进海外产销体系建设,中能装备总部及骨干企业将采取参股、并购、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和完善海外生产和营销体系,利用公司自身电站辅机、电网器材传统优势业务技术,积极推动国内装备制造产能向海外转移,培育国际化品牌,实现中能装备制造大步“走出去”。
中国能源报:“走出去”既是机遇也存在风险,中能装备在“走出去”过程中将如何规避风险?
毛凤福:相比国内工程项目,国际工程项目承担的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财务风险往往更高。在规避海外经营风险方面,我们首先还是要强调树立和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做好风险防控是项目顺利实施和盈利的重要保证。在具体操作层面,会按照中能装备风险防控体系要求对目标国基本情况、目标客户资信情况、目标国标准规范及质量要求情况、目标国相关法规和政策,以及必要的程序和手续方面进行分析和调查;在商务谈判阶段对核心条款确定底线和谈判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合同风险;针对汇率风险,投标报价过程中事先考虑汇率变动的因素,在合同中加列保护性条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