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7月27日 星期一

资讯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7月27日   第 13 版)

  中亚(哈)C线项目通过哈国家验收

  本报讯  中石油管道局承建的中亚(哈)天然气管道C线项目于阿斯塔那时间7月10日14时通过哈萨克斯坦国家验收。

  7月8日下午至9日,哈斯克斯坦国家验收委员会成员和专家分组开展现场验收工作。7月10日,委员们经过充分讨论,纷纷在验收报告上签字,一致认定:中亚(哈)天然气管道工程C线项目的各项建设指标均符合哈萨克斯坦国家标准。

  至此,中亚(哈)天然气管道工程C线项目划上了圆满句号。作为跨国能源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是一项造福中哈两国人民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冬季用气,使用清洁能源,提供更加充分可靠的保障。

  (刘转子 何志丹)

  

  安监总局将开展油气

  储罐区专项大检查

  本报讯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在7月20日召开的安全生产调度会议上强调,要深刻吸取7月16日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化工园区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所属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液化烃储罐泄漏燃烧爆炸事故教训,对全国油气储罐区开展专项大检查,不漏一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求实效。 

  他说,这起事故暴露出企业停产期间管理松懈混乱、罐区等重大危险源日常管理不到位、管控缺失等突出问题,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教训深刻,性质恶劣。要尽快对该起事故提级调查,依法依规、从严从快查处,严厉责任追究。 

  油气储罐区安全风险高、事故后果重、影响范围广、救援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断然措施。杨栋梁表示,将立即对全国油气储罐区开展专项大检查,摸清罐区底数,评估重大风险,建立数据台账,夯实基础工作,强化安全监管。要深入剖析近年来油气储罐区事故原因,科学研判根本性、普遍性和深层次问题,抓紧研究制定油气储罐区安全规定,抓住遏制事故的关键点,制定切中要害的硬措施,坚决防范油气储罐区事故再次发生。

  (徐博)

  

  上海将推进内河货运

  LNG动力试点

  本报讯  上海市日前出台《上海绿色港口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明确到2017年底,上海港港口生产作业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较2010年下降7%,港口生产作业单位吞吐量碳排放较2010年下降9%,主要港区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0%。

  此外,上海市还将加快老旧船舶淘汰更新,推进内河货运船舶LNG动力试点示范,扩大应用规模达300艘,推进船舶LNG加气站建设试点。

  在船舶治理方面,上海还将鼓励内河、沿海船舶和港作船舶应用电力、LNG、低硫油,积极推进乳化柴油等新产品在船舶上的应用,提高船用发动机排放标准,重点推进纯电动力在黄浦江、苏州河旅游船舶等领域的应用,新建内河公务艇(主要指海事巡逻艇)、黄浦江旅游船、客渡船及环卫船等船舶使用低排放发动机或新能源比例达80%,推进港作船舶使用低硫油,应用比例达70%。

  同时,新建规模以上集装箱码头及邮轮码头,同步配置电力容量、管线管位等,使其具备岸电配置条件。黄浦江旅游船码头岸基供电设备配置率达100%;轮胎式集装箱起重机清洁能源替代率达75%。

  (胥会云)

  

  中石化获“2015年度

  最具环保责任企业”奖

  本报讯  2015“碧水蓝天”中国环保高峰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中石化获得“2015年度最具环保责任企业”奖。 

  据悉,本次论坛通过网友的参与,和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审慎评估,最终评出6个奖项。

  中石化集团公司思政部副主任王涛说,从2013年开始,中石化就投资228.7亿,共802个项目的“碧水蓝天”专项治理行动,截至2014年底,完成77.7%和52.7%。此外,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环保要求,又投资90亿追加了126个项目。“碧水蓝天”专项行动是中国企业一次性投入最密集、涉及范围最大的环保专项治理行动。2014年,公司还启动了能效倍增计划,到2025年实现中石化能效提高100%,旨在实践并倡导企业持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除此之外,中石化还积极为社会提供绿色产品,打造跨越式工厂,去年实现了中国页岩气的首次商业开发,开发地热能,坚持走绿色低碳之路,积极践行生态文明。

  (吴莉)

中石化碳排放交易额超亿元
东方物探“两宽一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闭环管理根治“低老坏”(图片新闻)
华北油田油藏立体治理精细注水效果显著
中缅天然气管道广西段
4条支线全部投产(关注)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