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7月20日 星期一

资讯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7月20日   第 22 版)

  安徽风电装机突破100万千瓦

  本报讯  近日从安徽省能源局获悉:截至2015年6月底,建成装机102万千瓦,开工在建70万千瓦,开展前期工作约150万千瓦,全部建成总投资约260亿元,涉及10个地级市,34个县(市、区)。

  据了解,2011年5月,全国首个内陆低风速风电场——龙源来安风电场的投产,实现了安徽省风电零的突破。此后,安徽省多措并举,不断加大风电开发力度。

  2015年上半年发电量约1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近60%,风电成为安徽省继火电、水电、生物质发电之后的第四大电源。按该省2014年年人均生活用电量385千瓦时测算,相当于为约260万人提供了无污染的清洁能源。

  (汪路航  徐文华)

  

  中海油加快深水高端装备走出去

  本报讯  日前,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传出消息,“十三五”期间中海油将进一步加大深水油气装备建设力度,在满足国内深水油气勘探开发需要的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不断提升中海油深水油气装备在国际高端深水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海油深水油气装备目前已全面进入国际高端深水油田市场,通过提供油田服务获取可观收益。”中海油子公司中海油服装备管理部项目管理经理冯明说。

  近年来,中海油大力推动深水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457亿元,建成从水深300米到3000米的深水油气装备序列。其中,为突破深水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依靠自主研发、中国制造,中海油打造了以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为代表,包括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3000米深水工程勘察船以及深水物探船、大马力深水三用工作船在内、能在3000米以内超深水作业的深水高端油气装备序列。

  据悉,“十三五”期间中海油还将有“海洋石油982”15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高端油气装备陆续建成投用。

  随着“低油价”时代的到来,高成本、高投入的国际深水油田服务市场面临一定程度萎缩。中海油总公司董事长杨华表示,下一步中海油深水油气装备发展将以质量和效益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先保障中海油油气主业发展需要,同时不断提高外部市场业务占比。

  (安蓓)

  

  涪陵页岩气田关键装备实现国产

  本报讯  日前,中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等单位消息透露,近期涪陵页岩气田钻井、压裂、储层改造、带压作业等一系列关键装备陆续实现国产化,摆脱了被国外厂商在装备价格上“卡脖子”的境遇,为页岩气低成本和规模化开发创造了新的动力。

  目前,随着页岩气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各机械制造公司将目光聚焦在页岩气装备制造上。而由于国内相关领域起步较晚,在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初期,一些关键装备技术都依赖于国外公司。

  据涪陵页岩气田国产装备研发设计单位负责人介绍,在页岩气长水平段分段压裂中需使用桥塞,这种设备研发难度极大。过去,在涪陵页岩气田主要使用的是美国哈里伯顿公司和贝克休斯公司生产的桥塞,单只价格15万元,每口井需要约15个,核算下来购置费用高达220多万元。

  为解决高成本问题,研发单位积极整合技术资源,形成研发合力,根据页岩气开发特点,历经多次试验,研制出密封性、稳定性、承压性好的国产化复合桥塞,单只价格只需两万多元。使用国产化复合桥塞,能够使一口井的装备购置费,减少近200万元。

  除了桥塞以外,近期涪陵页岩气田,还实现了包括“井工厂”钻井装备、大型储层改造装备、大容量连续油管装备等众多装备国产化。在涪陵页岩气开发中,装备投入约占投资总额的25%,相关装备和技术的国产化,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页岩气开发成本。

  (白麟  戴莹)

  

  宁波研发出双面吸光太阳能电池

  本报讯  日前,宁波一家企业研发的双面吸光太阳能电池开始试产,其独有的磷扩散技术为国内首创。

  这款太阳能电池由宁波启鑫光电研发成功。据介绍,N型硅太阳能双面电池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可实现零衰减。另一方面,同等面积条件下,N型硅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成本优于常规P型硅材料太阳电池,其发电量可比常规P型硅材料太阳电池提高30%左右。

  据了解,N型硅组件是未来发展方向,可用于屋顶式电站。目前该项新产品已开始试产,预计批量生产后,其产能可达到国内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份额的50%以上。

  (易鹤 王虎羽)

资讯
煤炭加工转化坚持技术装备自主化
《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讨班在京举办
石煤机侧卸车出口越南(图片新闻)
关注
储能技术是开启新能源时代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