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桥头镇太平庄村是一座拥有12个村民组,587户、2018人的村落,由于该村基础设施落后,电压较低,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该村视察工作,针对村民反映的6个生活问题做了批示,其中重中之重的村民用电问题被率先提上了日程。那么,如今的情况如何呢?
网改后村民用电有保障
崭新的变压器矗立村头,整齐的电杆沿路而立,不远处的平地上,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搬着小凳子一起打着赤峰对调,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尽显好日子的甜美。
“以前,一到用电高峰期,电视不能正常看、井中的水抽不上来,谁家要是再用电饭锅焖个饭,全村准停电。自打这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后,电压稳了,家用电器能正常使用了,吃水也方便了,小日子越过越舒坦。”翁牛特旗桥头镇太平庄小沟沿村民组村民温树成高兴地介绍。
认真落实总理的要求,内蒙古东部电力公司特事特办,加快建设进度,想方设法提前36天投运了220千伏太本变电站,首先解决了翁牛特旗东部的用电问题。同时,太平庄村大、小沟沿两个村民组的农网改造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从前期踏勘、测量、设计、规划到组织精兵强将昼夜施工,翁牛特旗供电公司仅用时20天,就为两个村民组157户农户解决了用电难题。村里电压稳定,电力供应充足了。
“农田灌溉提水痛快,养殖户牲畜饮水及时,家用电器样样可用。”这是当地村民对农网改造全覆盖后生产生活的生动表述。同时,电足了,村里新打了一批机电井,扩大了水浇地面积,村民们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最近,两家大企业还在村里落了户,相关项目实施后,预计到2016年,太平庄人均纯收入将从2013年的7160元上升到2.2万元,在全旗率先实现整村稳定脱贫。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蓝天、绿树、青山,以及一幢幢色调鲜明的乡村民居……翁牛特旗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在四道杖房变电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崭新的房屋和设备,房屋后面施工人员在给隔离开关做接地施工,施工人员刘师傅介绍:“今年四道杖房及周边的用户再也不用担心电能质量差和供电可靠性低问题了。”
据了解,四道杖房变电站是翁牛特旗供电公司2014年主要工程,计划投资1680万元装设主变压器2台,其中1台10000千伏安,1台4000千伏安,新架线路3公里,10千伏出线10回,本期计划7回。该站建成投运后,将满足四道杖房地区5400户农牧民和三座矿山的用电负荷需求,有效解决四道杖房每逢春汇夏浇90台农灌用电的需求,大大缩减供电半径,加强了翁牛特旗地区的电网结构,保障翁牛特旗地区的经济发展。
百姓的贴身小棉袄
骄阳似火的7月,又是一年“稻花香”。放眼望去,一座座砖瓦平房沐浴在夏日的阳光下,村外整片整片的玉米地和高高的秸秆堆,表明这是一片即将要丰收的土地。
“大娘,我给您换了新灯泡,您试着拉拉线盒,看看好用吗?”“亮了,我这屋子黑,眼神还不好,你大爷身子不方便,这下你可帮大娘办了个‘大事’。”“您身子骨不方便,以后您要是有个事,就吱个声,我们随叫随到。”翁牛特旗供电公司红马甲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陈海鹏真诚地向大娘说到。
近年来,翁牛特旗供电公司组织红马甲党员服务队常态化开展“真情服务”专项行动,所属2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活跃在供电辖区内的广大供电用户中,优先服务农业生产用电客户,以及孤寡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和用电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党员服务队了解他们的用电情况,落实帮扶措施,帮他们进行安全用电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消缺,确保他们用上安全电。
据统计,截至7月5日,今年以来该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活动累计40余次,分别在12个活动现场为供电辖区内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村民居住区开展了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