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6月29日 星期一

马路“美容师” 美的是人心!(基层风采)

——记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矿物业管理中心卫生队班长李金芳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6月29日   第 11 版)

  18年前,带着对“上班族”的憧憬与向往,李金芳走进了山东兖矿集团东滩矿房管科(现物业管理中心),负责工厂区卫生保洁工作。

  从一个不尴不尬的年龄到开始梳理生活得失的“姨字辈”,从昔日与扫帚簸箕垃圾为伴到如今与垃圾簸箕扫帚为友,47岁的她坦言无悔当初的选择。“每当行走在干净整洁的街道、鸟语花香的公园、和谐温馨的小区,我就感到特别欣慰和踏实。在过去每个平凡的日子里,‘让矿区更美好’就是我们这些‘美容师’所追求的幸福。”

  再苦都能撑下来

  她说,自己生活很单调,因为在别人的眼里,她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她又说,自己生活很丰富,因为在“面朝马路背朝天”的考验里,她找到了自我。

  这么多年,曾经“细皮嫩肉”的李金芳吃了不少苦头。尤其是刚开始拿着扫帚拖把上街,自卑的她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工作也没有精神。直到一次,老班长的一句“既来之则安之,咱得让人看得起”让李金芳的思想发生了转变。

  “2000年接手矿前路时,卫生特别难干。刮风塑料袋废纸片漫天飞扬,下雨满街污水横流,晴天垃圾筒垃圾池臭气熏天……早上4:30就去扫路,四面漆黑,几个女同志一前一后紧挨着,为啥,害怕呗!”李金芳清楚地记得。

  矿前路大大小小几十家饭店,不自觉的商户将垃圾倒在门口,最多时候,能占半条马路。冬天,一些菜汤油水很快就结冰,给清理工作带来麻烦。李金芳说,“姐妹们清扫完垃圾就开始装到地排车上,运到几里外的垃圾站,爬坡实在力不从心,前面拉后面推,有时候把不好方向还会掉到沟里,遇到天湿路滑,人车歪倒的事经常发生。“一早上运四五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连我也不知道那段日子咋熬的!”

  其实,李金芳最怵头的还是处理积水。改造前的矿立交桥,雨天由于排水不畅经常被淹,大家轮流着夜里值班,用笤帚把水一点点往前推,用手去抓下水道边上的杂物,水耗下去后再用水枪一遍遍冲刷淤泥。整个过程下来需七八个小时,累的直不起腰来,手泡的发糟,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有时工作量大,早饭都顾不上吃,等中午一起。有的自己带上干粮和水,凑合一下。很多卫生工和我一样,没时间照顾家人。”李金芳笑着说,“习惯了,苦也要撑着,因为这是我们的岗位。”

  带头冲在第一线

  2005年3月,李金芳调入矿西环路担任班长。

  “西环路全是脸面活,煤灰、矸石,全是用大挂车一趟趟的运,挺好的水泥路看不出本色来。大家前边扫着,大挂车后面洒着,隔着几米都看不到人。每天都是从上午8点干到中午12点,得三四趟三轮车才能把垃圾杂物清走。”李金芳眼睛湿润了,“有的职工也是抱怨,脏累不说,觉得委屈,这个时候我只能弓着腰一个劲地往前扫,职工看着也就不好意思撂挑子、发牢骚了。”

  此外,环卫工人没白没黑,接到电话饭碗撂下就得到岗。“去年正月初四夜里下雪,我回南屯矿了。凌晨1点单位领导通知5:30准时到矿工业广场扫雪。”

  睡眼惺忪的李金芳拉开窗帘一看,外面白茫茫一片,冬青树都压弯了,“咋去矿上呢?可自己是班长,如果不到大家伙情绪肯定受影响。”

  凌晨4点,自小不敢走夜路的李金芳骑着电瓶车出发了。荒野寂静无声,看不到一个人,厚厚的积雪吱吱作响,她战战兢兢不知摔了多少次,车子脚拐都变形了,不知自己脸上是汗水还是泪水。5:20到单位,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李金芳把扫雪工具用三轮车推到工作地点开始忙活起来。

  “这种情况多了,有时候凌晨四五点钟,领导安排我去帮忙送几个大扫帚应急清理卫生,还有管道班疏通下水道缺工具,我都是随喊随到。”李金芳说。

  冬季、春季的雨天也不好过,路面上落叶多,雨水一泡,重了好几倍,推都推不动。发的雨衣遮挡不住风雨,雨水和汗水一起,常常让全身衣服都湿透。工作服每天洗,雨天不容易干,常常还半湿着就得穿着上班。

  人心都是肉长的

  每天一早,李金芳指纹考勤完毕先骑车对所有辖区卫生检查一遍,看哪些地方需马上处理,然后班前会上安排。每周四对路面实施“地毯式”清理,“路沿以下泥、草及雨水沟内杂物全部整理干净,9个垃圾桶、3块广告牌每天擦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李金芳介绍,“干完活大伙都回家了,我还要整理每人工作量。”单位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可把李金芳愁坏了,不懂电脑咋办?每天下班,别人都去跳广场舞或散步,她关在家里自学,“有时候急的哭,没办法,报不上工作量,姐妹们等于白忙活。”

  去年7月,李金芳因车祸住院7天。头上包着绷带的她出现在大家面前,周围人都吃了一惊:“李姐,吃得消吗?再休几天吧!李金芳的回答出人意料:“我才40多岁,没那么娇气。”

  在李金芳看来,她的卫生班就是个大家庭。在她的班组里,无论岁数大小,大伙都亲切地喊她“李姐”。李金芳表示:“以前在马路上扫的是垃圾,现在在矿区里‘美’的是人心。说到底,职工群众竖起的大拇指是我们最珍惜的褒奖。”

  (王建)

  

  欢迎您踊跃为本栏目投稿,一展矿工风采,再现矿区新貌!字数要求在2000字以内,投稿邮箱:zgnybcoal@163.com

资讯
煤矿管理要向一线职工倾斜
运煤车在陕高速过路费减半(关注)
开滦铁拓公司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图片新闻)
马路“美容师” 美的是人心!(基层风采)
煤矿违规超产举报电话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