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6月22日 星期一

PPP模式在节能减排领域吸引力上升

■闫志强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6月22日   第 24 版)

  近来, PPP模式红得发紫。EMC是自己投资或者自己+客户投资;PPP是自己+政府投资,每年回收。EMC最大也就1000多万,PPP可上亿。

  《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明确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其中,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特定领域需要实施特许经营的,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执行。

  由此可见,PPP模式强调社会资本的深度参与,有利于盘活社会存量资本,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缓解财政支付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政府更好转变职能,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近期,政府层面给予PPP模式的利好政策,可谓接踵而出,如鼓励产业基金入股《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财政部、发改委连续发出《PPP合同指南》等文件,从实际操作方面明确了PPP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规范和法律地位、利益保障等问题……

  专家表示,PPP模式主要适用于市政公用事业。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发展PPP模式已经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未来的发展方向。PPP模式未来在节能环保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统计,目前国家级、省级、市级发发布的PPP项目总量达到816个,对应总投资规模超过1.7万亿。在已经公布的众多PPP推介项目中,生态环保领域在数量上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其中安徽省环保项目数占省内全部PPP项目的62%,江苏省为47%,四川省为36%,重庆市为30%,环保成为PPP模式的主要投资领域。

  目前从PPP项目的情况看来,最普遍的是水处理项目,因为水处理行业已经形成较成熟的盈利模式,因此最有可能出现大订单的领域也是水处理,获取一个地区或者一个片区的大的PPP项目的公司,极有可能成为平台类公司,通过规划会安排布局城市环保设施。

  某环保业龙头上市公司高管表示,环保行业过去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融资困难。去年以来,该公司成立专门的PPP项目运作团队,逐渐摸索出一条真正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企业共赢的道路。在近期公司运作的项目中,大股东单独设立一个产业投资基金,带动其他社会资本出资,与政府合作以PPP模式建设和运营项目。通过这种运作方式,公司承接的环保项目订单体量比以往大数十倍。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通过资本纽带形成了与政府的利益共同体。

  红得发紫的PPP模式也并不完美,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PPP模式的法制建设还远远不够,配套的法规体系亟待完善。如果能从立法层面对政府信用的保证、公私合作主体的权利义务等予以明确和保障,社会资本将会获得更为充足的底气和动力。

碳排放约束应考虑地区差异
资讯
关注
东滩矿逐步实现“低碳化”运行(图片新闻)
PPP模式在节能减排领域吸引力上升
北京新颁五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