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6月15日 星期一

把创新植入企业发展“基因”(面对面)

——专访国网山东检修公司总经理李猷民

本报记者 姚海棠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6月15日   第 19 版)

  开栏的话

  创新,是企业发展和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如何践行勇于变革、敢为人先的创新,是每个基层电力企业的追求。即日起,《中国能源报》记者将走进基层电力企业,与企业领导面对面,探讨他们如何在管理、制度方面推陈出新,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作为本栏目的开篇,国网山东检修公司总经理李猷民与他的同事创新提出的“同业对标五层次管理体系”将可考核、可量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公司的各个层面,通过班组建设引领职工创新精神,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

  

  “用国际化对标思维指导个人工作”

  中国能源报:什么是“同业对标五层次管理体系”?

  李猷民:“同业对标五层次管理体系”是我公司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目标,提出的“国际、行业、车间(部室)、班组、个人”五层次同业对标,目的是为了营造“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工作氛围,实现长期与即时激励、普遍与重点激励相结合。

  我们把国网公司的同业对标体系扩展到国际化水平,做到用指标评价日常工作,用业绩考核每一个员工,用国际化对标思维指导个人工作,全力提升检修公司的管理、效益、质量以及服务水平。该体系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为主体,从国际、行业、车间(部室)、班组、个人五个层面按月度绩效考核搭建载体,运用“指标库”等工具对公司考核任务进行梳理解构,再结合检修、运维工作,筛选形成当期绩效评价重点指标,分解并落实到各个班组、个人,形成“目标分解、动态跟踪、考核评价、沟通反馈、结果应用”的全流程闭环绩效管理机制。

  中国能源报:该管理体系有什么特点?

  李猷民:“同业对标五层次管理体系”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突出过程控制,树立考核前移的新理念,将过去偏重事后奖惩,转变为鼓励加强过程控制和定期督查反馈。二是以个人对标为核心,确保考核“分解到人”。在激发和调动每个员工创新积极性的同时,强调个人既是公司战略的推进者,也是公司战略的具体执行者。三是将标杆管理理念融入到绩效管理工作中,坚持“目标考核+对标考核”的方法,既落实公司发展要求,又引导关注行业国际、国内发展水平,赶超先进。

  中国能源报:自实施该管理体系以来,公司发生了哪些变化?

  李猷民:一方面,绩效考核的理念和行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意识到对标是日常管理的重要抓手,员工的危机感、压力感明显增强,有效激发了活力。另一方面,提高了业务水平和员工创新积极性。瞄准“检修专业化、运维一体化”目标,连续多年圆满完成银东直流系统年度检修任务;依托智能新技术,深化直升机巡检、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运维效率不断提升;公司实现连续安全生产4100天,在全国同类企业中名列前茅;坚持“创新引领”,“红色沂蒙”QC小组勇夺国际质量与生产力大会最高奖项“铂金”奖,数百项职工自主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一线。

  搭建平台 丰富创新载体

  中国能源报:2012年,公司一线工人高森团队自主研发的“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今年公司另一位年轻工人王进也登上了象征国家科技最高荣誉的颁奖台。近些年,公司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技术创新成果,也培育出一个庞大的人才团队。傲人成绩的背后,除了公司先进的管理体系,还源于公司一直把激发职工创新热情,作为发展的动力。公司在培育创新人才工作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李猷民:长期以来,公司广大职工把创新当成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形成了职工自觉投身创新的局面,因而创新成果“遍地开花”就成了水到渠成、情理之中的事。自公司将可考核、可量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以来,广大职工在强化管理、改进质量、降本增效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公司也为这些有创新愿望的职工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在创新平台建设中,公司实施了“四个突出”的思路:突出规划引领,编制五年规划,引领公司长期发展;突出机制保障,制定职工技术创新相关制度规定;突出自主创新,将职工创新创效工作的重点放在涉及电网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加强研究;突出载体助力,创新开展了“标杆线路”、“标杆检修班组”系列劳动竞赛活动。

  公司还按照“运维一体化”管理要求,打破传统运检分界,让运维人员参与到日常的检修工作中,从“一门经”成长为“多面手”。定期举办“创新创效成果”展示活动,评选年度的“十大创新成果”进行表彰奖励。一些未获奖但具有潜力的创新成果,公司也会在后续的研发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与山东大学、西门子等知名院校、厂商开展校企合作、企业合作,让创新成果在理论和技术层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公司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创新发挥年轻职工多、学历水平高、思想活跃的优势,加快技术创新人才梯队建设,设立了技术创新人才库。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职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创新思维,主动思考研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去解决。时间长了,职工们感觉到创新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创新就在自己身边。

  中国能源报:公司今后的创新目标是什么?

  李猷民:创新无止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公司在检修技术前沿,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我们除了加强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在孵化优秀成果的同时,还要加强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为了更好地促进项目与一线生产实际的有效结合,公司应主动与其他同类企业创新工作室联系,取长补短。同时,还要加强与科研机构、技术院校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把创新植入企业发展“基因”(面对面)
资讯
关注
广东光伏发电入网1.5亿千瓦时
秭归县供电迎峰度夏电网改造忙(图片新闻)
打造GMS电力互联互通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