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5月25日 星期一

为产业“聚”变铺路

——淮北供电公司服务产业园区发展纪实

本报特约撰稿 葛成龙 本报资深记者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5月25日   第 26 版)

  图为淮北供电公司员工在输电线路铁塔上进行安装。
  王文/摄

  塔吊林立,钢架擎空,焊花闪烁,机器轰鸣……伴随着强劲的电能,安徽淮北各开发区内上项目、抓质效、保发展的热潮持续涌动。从产城融合设想到高端项目引进、产业链条的延伸,再到产值的连年上涨,濉河两岸,昔日的淮海战役主战场,正上演着产业“聚”变的传奇。

  “电力先行,光明相伴,产业巨变的背后,离不开供电人夜以继日的默默奉献!”日前,淮北市市长黄晓武在濉溪开发区开展调研帮扶企业暨濉溪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汇报会上对供电公司的优质服务提出了表扬。

  电网图谱  铸就发展引擎

  “按照新的规划理念,更侧重完善电源布局,增强电力统筹调配和互联互动的能力。”近日,淮北供电公司发策部负责人吕勇指着纵横交织的电网规划图介绍,园区发展快,必须提前谋划,及时跟进。

  针对园区蓬勃发展的态势,淮北供电公司建立了专家队伍,常态调研,把脉需求,逐年编制园区电网发展规划,并且建立了重点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主动和地方政府对接沟通,把及时优化电网结构、电网规划融入产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提前满足电量需求。“电力是产业发展的引擎,供电公司主动作为,超前服务,体现了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濉溪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如是说。

  此外,淮北供电公司还按照“规划围着负荷转”的指导思想,根据政府提出的负荷需求材料,及时滚动修订电网规划,统筹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把脉服务  用心感动客户

  今一制衣是位于淮北市龙湖工业园内的台资企业,安徽供电公司在走访该客户时发现,该企业电费支出较大,平均电价高达1.8元,于是迅速组织人员对该厂的用电进行全面诊断,开出了三剂“药方”:

  首先,淮北供电公司通过将园区线路重新延伸改造1公里,改变了该厂的用电环境,彻底解决频繁停电;其次,通过测试,确定该厂最大负荷为550千瓦,提出减容改造技术方案,减容至630千伏安,每天节省电费1400元,一年节省50万元;此外,合理调整生产负荷,加大低谷时段的用电量,使低谷用电量从占整个电量的13%提高到45%,大幅降低了成本。算着节省的费用,该厂负责人感慨地说:“这都是供电公司的把脉服务给我们带来的效益,感谢供电公司。”

  无独有偶,位于濉溪经济开发区内的安徽华中天力铝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谈起供电公司的定制服务,并为他们节约电费支出近1000万元的事,竖起了大拇指。“我们递上用电申请后,供电部门针对生产实际规模和用电实际,按照‘统筹规划、终期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合理优化了供电方案,为公司节约资金近1000万元,让企业实现轻装上阵。”

  据了解,针对各产业园区内企业集中、电力需求旺盛的特点,淮北供电公司专门突出了“定制诊断服务”机制,全程开辟“绿色通道”,做到“一个项目一个分管领导、一个攻坚团队、一个供电方案、一套专项服务措施”,实现需求调研、报装受理、电网优化、后续服务等“一站到底”。此外,今年该公司又专门成立了市重点工程服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全面实行阳光代办制、联席会议制度、对每周业扩工程实行分析报告制度等六大措施,满足了重大项目的用电需求。并积极向安徽省电力公司争取工程项目,如110千伏溪河变等变电站及附属工程项目等。

  多赢理念  助推产业“聚”变

  由于受采煤塌陷区分布广、压覆矿产资源土地多以及严格的国家土地政策影响,淮北市可用于电网建设的土地十分紧张。据悉,由于通过主动对接,便于地方政府将电网建设的用地规划纳入淮北市及各县区、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内,淮北供电公司就与政府部门一道编制了淮北地区2006年-2020年变电站项目用地需求,并测绘了项目用地坐标,从而确保了电网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以濉溪经济开发区为例。在2014年二季度的对接中,淮北供电公司了解到该开发区用电负荷需求增加很快,于是就开展了110千伏溪河输变电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濉溪县政府积极在项目选址及前期收资工作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安徽省电力公司在看到该项目建设条件成熟后,便很快将该110千伏溪河变电站排在2014年6月开工建设。

  如今的产业园区内,科学发展春潮涌动。产业聚变,电力先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当前,淮北正在建设“精致淮北”,以加快城市转型为动力,促进园区快速发展,这对电力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淮北供电公司总经理彭发水表示,今后将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优质的服务,为各产业园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打造坚强电引擎。

为产业“聚”变铺路
资讯
太原供电科技成果获第一
关注
让猎民与城里人一样方便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