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4月27日 星期一

实现“北京蓝” 科技在行动

“首都蓝天行动”首批10项科技成果发布

本报资深记者 仝晓波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4月27日   第 03 版)

  4月20日,《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系列成果发布之“首都蓝天行动”专场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作为专项行动计划的牵头组织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同专项项目承担单位发布了专项系列成果首批10项科技成果。

  行动计划于去年4月14日发布,“首都蓝天行动”专项是行动计划确定的12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专项提出,到2017年,推广应用20万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生物燃气形成约2亿立方米产能;全市工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比2012年累计减少50%左右;燃气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大幅降低。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光连在发布会上指出,一年来,围绕大气污染成因与预警预报研究、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重点污染源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四项重点任务,北京市科委立项支持了70余个项目(课题),重点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产品研制、成果示范和推广应用。

  形成较完整电动汽车政策体系

  据张光连介绍,围绕电动汽车,北京2014年以来陆续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有《北京市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生产企业及产品管理细则》、《自用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细则》、《财政补助资金管理细则》及《关于推进物业管理区域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安装的通知》。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北京市已完成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21834个(含3300个租赁指标),累计推广电动汽车1.3万辆,其中2014年新增8000余辆。持续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完成1425个公用充电接口。

  “限氮”加速

  近10余年来,北京市通过脱硫、“煤改气”等措施大幅消减了SO2,使得空气中的SO2持续下降,但NOx排放并未得到同步消减,自2008年后空气中的NO2进入了改善瓶颈期。源解析结果显示,NOx对北京市PM2.5的贡献已经超过SO2,是未来北京市环境治理的主要对象。

  北京市环科院副研究员宋光武在发布会上对“煤改气”的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1GJ热输出可减少颗粒物、SO2、重金属排放2-3个数量级,但NOx的消减比例却仅为70%左右。北京市环科院的调查显示,北京燃气锅炉NOx排放的均值浓度在150mg/m3左右,仍有相当的减排空间。

  据透露,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现已进入报批阶段。该标准大幅加严了锅炉NOx的排放限值,标准规定:2017年3月31日前的新建锅炉NOx执行80mg/m3限值;2017年4月1日后的新建锅炉NOx执行30mg/m3限值;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的在用锅炉,2017年4月1日起执行80mg/m3限值。

  据宋光武介绍,北京市环科院联合清华大学、北京环科环保技术公司等单位正在承担《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项目,年内将在10t/h、15t/h燃气锅炉上开展应用示范和技术效果评价。项目成果预期可使燃气锅炉NOx排放低于50mg/m3,将实现我国低氮燃烧器、低氮燃气锅炉整体装备的自主知识产权。

  据介绍,目前北京亦庄建成了低温脱硝催化剂生产线,实现了在160℃烟气脱硝效率大于90%,可广泛应用于供热锅炉、工业窑炉等低温烟气脱硝工程;昌平区未来科技城电厂、丰台区总后63号院供热锅炉房开展了开发喷淋式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一体化设备的应用。其中,总后燃气供热示范工程氮氧化物含量降低8%以上。

  “减排”示范工程陆续落地

  此外,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方面,专项开发的炭吸附油气回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油品流通环节油气挥发治理工程,排放浓度可降低到10g/m3,油气回收效率达95—98%。同时,专项开发的高性能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备,可实现VOCs脱除效率95%以上。

  在粉尘颗粒物治理方面,专项开发的静态清灰袋式除尘技术在北京密云县实现产业化,并在38项电厂烟气除尘工程上成功应用,达到15mg/Nm3的超低排放水平。

  专项还在部分郊区开展小型空气源热泵等采暖设备的集成示范,研发太阳能集热与地源热泵联合采暖系统并开展应用,实施开展“首都生物燃气产业科技示范工程”等。

  污染联防联控试点实质推进

  记者获悉,京津冀三地科技、环保、气象部门统筹国家和三地16家优势科研团队,结合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防联控机制的建设需求,联合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支撑技术研发及应用”。

  今年3月,北京市科委发布了“2015年度首都蓝天行动科技示范工程后补助项目”招标公告,在京津冀范围内,评选出一批技术先进、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工程,作为首都蓝天行动的典型案例,给予奖励性科技经费支持。目前,该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4月11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科技部门联合推动成立了“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了京津冀钢铁生产企业、节能减排企业、高校院所及金融机构等70余家单位,集成技术、金融和市场用户资源,打造一条京津冀钢铁行业的生态价值链。目前,在联盟搭建的绿色金融服务平台上,已达成京津冀节能减排融资额度300亿左右。

  “前期以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作为试点,待模式成熟后,逐步扩展到建材、石化、电力等其他重点工业污染行业,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做好科技支撑。”张光连说。

实现“北京蓝” 科技在行动
资讯
安徽最大光伏电站停车场建成(图片新闻)
煤炭信贷是控煤关键
天然气比煤炭贵是个大问题(评论)
京津冀气体行业协同发展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