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3月底,上海电力累计完成电能替代电量2.57亿千瓦时,上海中心大厦蓄能中央空调系统、洋山港中德合作船舶岸电项目等新型电能替代项目也正有序推进,真正实现了清洁电能入沪进万家。”目前,上海电力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为推进环境治理,上海市电力公司积极贯彻国网公司电能替代发展战略,围绕上海市政府的相关目标要求,步步推进,获得了切实有效的经济社会效益。
找准切入点 全面推进
在有“东方不夜城”之称的上海,电能已得到普遍应用,电能替代还有发展空间吗?上海电力营销人员经过分析研究后回答:“有!大有可为!”找准切入点,电能替代工作即从“无”到“有”,并得到全面推进。
其一是借上海市政府的“东风”,全面配合市政府“到2015年底,全市完成2898台燃煤(重油)锅炉和窑炉的清洁能源替代”的工作目标。上海电力以电锅炉替代燃煤锅炉(工业窑炉)为主要切入点,将改造指标按月分解至11个区域供电公司。各区域供电公司也组织专门的工作组,上门宣传电锅炉清洁、安全的优势以及优惠补贴政策,并主动为用户设计改造方案。
切入点之二是“到广阔的农村去”。从2008年开始,松江家庭农场开始蓬勃兴旺起来,目前已发展到近1300户,总经营面积15余万亩,占全区良田面积的90%。为保证现代农业的可靠用电,松江供电公司稳步推进农村配网改造升级,涉及300个台区,大幅提高了农网综合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同时,松江供电公司还将承包面积大于250亩的种植大户纳入“VIP服务档案”,为农场主送上量身定制的用电方案。“2015年一季度,松江区农业用电同比增长1.51%。”
多方联动 形成合力
“今年年初,公司就制定了《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能替代工作实施细则》,对2015年电能替代工作的组织机构、工作目标、评价考核体系都作了详细规定。”该负责人介绍,“只有找准工作切入点,再继之以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建立起电能替代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方面,上海电力加强了对电能替代项目的内部管理,结合各类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合同管理、项目管理、供应商管理、财务流程进行了规范,实施项目专人跟踪服务,完成了对项目各节点的有效控制;成立各级电能替代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每月上报电能替代工作报表,搭建起相互借鉴、进位争先的良好平台。
另一方面,该公司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燃煤(重油)锅炉和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清洁电能替代在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的重要地位。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信息摸排及时准确,如电锅炉改造中及时掌握了用户数量、锅炉容量等信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上海电力通过各种途径的广泛宣传,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位于虹口区东大名路的老牌四星级酒店远洋宾馆和崇明县北部的迎泽蔬果专业合作社,是两家较早开展电锅炉改造的单位。上海电力先后组织数次现场会,请先行者现身说法。
成效初显 再接再厉
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上海电能替代工作成效初显。
其中,电锅炉(窑炉)替代推广增加,截至2015年3月底,上海电力累计改造和推动用户自改新增电锅炉(窑炉)159台(含在建),年替代电量3717万千瓦时。“改造完成后,相当于年节约标煤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6万吨、二氧化硫389吨、烟尘632吨、氮氧化物221吨。”该负责人表示。同时冰蓄冷、热泵应用领域扩大,成功推进上海中心大厦蓄能中央空调系统、虹桥机场(航站南站)等企业的热泵应用,共涉及面积268.89万平方米,增加设备容量达20万千伏安。
同时,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工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上海电力累计建成25座充换电站、1523个充电桩,提供充换电服务10.78万次,充换电量1835.9961 万千瓦时,并在国内率先建成“电动乘用车一体化示范停车库”。
此外,上海电力积极开拓市场,创新能源总包项目,成功承接拥有亚洲最大的区域供能和上海最大水蓄冷设备的“虹桥新能源运行项目”,对推进能源总包工作提供了借鉴。岸电等新型项目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上海电力推进洋山港中德合作船舶岸电项目的建设实施,力争促进该项目年内投运,届时设备容量约3万千瓦。
据悉,2015年,上海电力将完成替代电量18亿千瓦时,将以一批经济性好、应用便捷、社会易接受的替代技术作为突破口,在城市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内持续推进电能替代。“环境整治非一日之功,电能替代也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是,尽自己一份力就好。”上海电力员工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为电能替代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