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4月13日 星期一

“互联网+”催生装备制造新业态

——专访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王建平

本报记者 胡清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4月13日   第 23 版)

  编者按

  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主线,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是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4月1日,工信部启动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工作,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进入传统装备制造业,将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又将面临哪些挑战?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王建平。

  

  重构装备制造产业链生态

  中国能源报:“互联网+”与装备工业融合创新的着力点在哪?将对装备制造业态带来哪些改变?

  王建平:“互联网+”与装备工业融合创新的着力点是实现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制造转型,重点在实现生产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的组合创新方面。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普及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制造业的生产、服务及商业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

  在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中,用户可以积极参与到创新过程的快速迭代式创新,生产过程是以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3D打印等为特征的制造过程;服务可以通过实现智能制造的厂家直接获取产品的使用信息,检测使用情况,并下达维修和保养指令,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互联网+”装备制造业,可以迅速集结虚拟工厂,提高全社会产能利用率。

  中国能源报:在推进“互联网+”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王建平:要重视软件、特别是工业设计软件在智能工业生态体系重构、商业模式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我把这个称之为“软件定义工业”,即在新兴网络环境下,采用软件工具和应用平台,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将重新定义工业产品的需求定义、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监控管理、营销物流等全过程,形成新的工业生态体系、推动商业模式不断创新。

  在“互联网+”工业进程中,我们会看到设计软件企业的自身转型,看到其带动制造业的智能化、服务化转型,未来的产业生态体系是以互联网+设计+制造+供应链+……构成的新体系。

  中国能源报:未来“互联网+”装备制造业将呈现什么样的生态?

  王建平:未来将沿着深度开发应用的网络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未来装备制造工业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及利用,不断提高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推进企业网络化工程设计和建设水平,大企业集团将逐步参与产业互联网建设与运营,实现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网络化、规范化、系统化和国际化,实现我国装备制造工业逐步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发展。

  我国装备企业在大型产品的系统设计、系统研发、系统成套和工程总承包能力等方面水平将不断提高。

  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遭遇挑战

  中国能源报:“互联网+”工业的推广,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工业信息时代的核心资产,数据安全会面临哪些挑战?

  王建平: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构建的工业互联网环境下,在网络支撑的云计算模式下,信息网络、工业系统安全的挑战空前严峻,因为在新的计算环境下,安全已经不仅仅是信息安全、工业生产系统的安全问题,更涉及数据资产的安全和担忧。

  这些数字资产安全如何保护?归属如何界定?在云模式下,设计工具、设计平台都是依赖网络平台、基于云模式调用的,产品开发商、生产商设计的产品数字文档都是基于云模式存储在设计软件提供商、或者云平台服务商的云存储空间里,由此产生数据资产安全的挑战是空前的。这需要我们完善法律制度,规范市场准入,强化技术保障能力。

  中国能源报:对于装备制造企业而言,如何保护自主研发成果和核心制造技术?

  王建平: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产权本身就面临着无形性更加明显、地域性受到冲击、专有性更难实现等挑战。“互联网+”战略源源不断产生的大数据则成为知识的输入,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知识产权保护面临更大挑战。

  “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的结合,为相关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等提供了物理基础,也将催生新工业知识的生产、转换与消费。其实,从CAD、CAM、PLM到CRM、ERP、PDM,从机床监控到MES制造执行系统,从工控SCADA软件到精准生产管理系统等,这些软件的价格都不菲,而且核心知识产权都掌握在国外公司手里,国外公司通过掌握知识产权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发展。

  因此,在发展“互联网+”战略的时候,必须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要采取灵活的模式保护创新,做好风险的应对准备,加强对技术创新的专利保护,采取积极的措施,比如加入防御性专利联盟,降低专利风险。

  同时,关注开源合规问题,选择合适的开源模式,谨慎地为关键软件选择最合适的开源许可证并密切监视软件的开发过程,对源代码执行彻底的技术分析并审查每个开源许可证,避免潜在的针对涉嫌违反许可证条款的权利要求。

资讯
“互联网+”催生装备制造新业态
南北车合并对能源装备产业的启示(评论)
关注
长江第一座柴油LNG油气合一加注站芜湖落成(图片新闻)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共保体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