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

核电发展需要科学规划

■江镭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3月16日   第 17 版)

  2005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核电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批量化开工建设了岭澳二期、红沿河、宁德、阳江、福清、防城港、方家山、昌江以及三门、海阳、台山、荣成等核电项目。截至2014年底,全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2028.8万千瓦,在建规模保持全球第一,达到2858.9万千瓦。尽管如此,我国大陆地区核电的发展距离原有安全高效发展的规划目标(2015年建成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有必要分析清楚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以便于新一轮规划制定和实施时改进。

  当前核电发展存在的问题

  核电站前期准备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核电项目前期工作相对比较复杂:行政许可程序非常多且周期相对较长;前期实体工程量远超过煤电、气电和新能源等项目;设备的设计招标采购周期长。虽然有标准化设计的积累和批量化建造带来的产业能力基础等诸多优势,但大部分核电项目获准开展前期工作的时间相对较晚,使得项目前期准备度还不够充分,进而导致了项目开工后的工期延误。

  国内核电产业链相关企业在质量管理水平方面还有待提高。虽然目前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已形成相当的产能,但质量管理方面还有改进提升空间。在核电严格的质量保证要求下,装备制造厂的一个不符合项(NCR)将可能导致核电工程主线计划延误,这也是近期投运或在建项目工期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网等相关设施配套还需加强。由于投资主体不一致,国家将电源项目和电源送出项目分开核准和实施,部分项目出现了进度不匹配导致的部分项目调试重要里程碑节点的延误。

  行业管理部门在制定规划时技术政策指导方面明显缺乏过渡性的政策安排。对新技术路线首堆工程的预期过高导致了出现了发展空白期,对我国核电在安全高效发展认知上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全国电力规划还需要进一步统筹。我国电力规划之间各种专项规划之间缺乏统筹协调,例如本地电源和区外来电、火电和核电之间在负荷平衡和电量平衡时缺乏协调和指导,导致了区域性发电能力相对过剩,进而导致了部分核电项目投产后出现了利用小时数较低的情况。

  对核电科学发展的一些建议

  作为一种低碳能源,核电仍然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重视,核电成为了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国家各个部门都在抓紧研究和制定系列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等正在编制新一轮的能源发展规划。为确保核电安全高效发展,建议如下:

  进一步提升核电在能源中长期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中美两国元首2014年11月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协议,中国将于2030年前达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目标且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占比要达到20%。初步分析,2030年核电装机需求将达到1.5-2亿千瓦。建议国家在编制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二氧化碳峰值排放和大气污染治理的底线目标,明确提出核电2030年的发展目标,并加强规划统筹、在相关规划中给予配套支持,通过能源生产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能源生产革命。

  进一步明确我国核电技术发展路径图。客观评价我国在运在建机组技术路线和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制定我国核电发展中的技术准入标准和负面清单,引导企业选择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需要的技术路线;完善相关技术创新制度,引导核电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完善产业发展制度,有针对性地指导核电产业链相关企业进行发展布局,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进一步优化项目前期的行政许可流程。针对核电项目前期的特点,根据发展规划提出的投产目标和工期,适度提前批复项目开展前期工作,企业可以据此适时开展长周期制造设备制造以及现场前期工程,提高项目的前期准备度。

  (作者为高级工程师,在火电和核电行业工作多年,目前从事核电行业分析工作)

核电产业集群发展正处上升期
资讯
核电发展需要科学规划
18颗花篮螺丝 背后的22小时(基层故事)
阳江核电站2号机组并网发电
微友齐聚防城港核电(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