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3月02日 星期一

一条创新路 几多“又一村”(劳模创新工作室 系列报道)

——新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艾比布勒劳模创新工作室”纪实

本报特约撰稿 李美娜 鲍克涛 本报记者 刘炎林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3月02日   第 16 版)

  图为艾比布勒(左一)和同事们正在攻关课题。  
  鲍克涛/摄

  劳模引领成长,创新开拓未来。新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艾比布勒职工创新工作室以推广普及先进创新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提升职工专业技术水平为己任,以攻克管理和技术难点为突破口,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健康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辉煌的业绩,突出的贡献使其从全国5.8万多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的首批97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

  传帮带“孵化”创新人才

  艾比布勒劳模创新工作室有13名成员,平均年龄29岁,从事变压器、开关、高压试验和油化四个专业。工作室创立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将四个专业的技术要点分类细化,按权重比例进行量化,从各专业的单一培养模式逐步过渡为建设复合型人才学分制的培养方案,最终形成复合型人才梯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工作室创始人艾比布勒现已成长为变电检修室技术主管,5名成员成为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3名成员走上乌鲁木齐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的管理岗位,工作室各小组组长均为变电检修室各专业班组班长。 

  年近50的刘占钧师傅,是艾比布勒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在检修工区工作了二十多年,是名副其实的“老检修”。

  在每年工作室的“创新微讲堂”活动中,他总是认认真真地准备课件,从手车断路器的基本结构到动作原理,从分析控制回路断线的原因到查找控制回路断线的方法,刘占钧每次都能讲解的明明白白,分析的透透彻彻,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擅长的方面与他人分享。

  三年来,工作室共培训员工650多人次,青工的技能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工作室成员在2012年新疆电力公司油气专业竞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个人二等奖;在2013年新疆电力公司变电检修技术比武中获团体一等奖,四名成员包揽了竞赛个人前四名。

  集思广益驱动创新大船

  为了提升创新课题的质量和实用性,工作室还定期召开例会,上报课题进展情况,展示课题成果,组织观摩交流会,加强各课题小组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据介绍,艾比布勒职工创新工作室发明的“底座过渡架”,无需再拆除老旧设备的水泥底座,工作人员只需将制作完成的底座过渡架安装至旧设备的底座上,便可在此基础上直接架起新的断路器。

  “过去更换一台220千伏断路器一般要停电近18天左右,而应用底座过渡架仅需要4天,这使得断路器更换时间缩短了3/4,这样就可减少电量损失约100余万元。”艾比布勒介绍,传统更换断路器需拆除旧基础、制作新基础、凝固等工作,而这些都是在停电情况下进行的。另外,有时还得考虑到天气、备品备件等因素,因此对系统供电的可靠性有较大影响。底座过渡架大大缩短了隔离开关更换的时间,减少了停电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可靠性。

  “这不只是我一个人的发明,而是‘艾比布勒职工创新工作室’所有成员的功劳。”艾比布勒道出了心里话。艾比布勒职工创新工作室自2011年成立以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共完成了包括国家专利、新技术应用、科技创新项目等59项成果,其中有10项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9项转化成QC(质量管理)课题并获奖,34项新技术在新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条创新路 几多“又一村”(劳模创新工作室 系列报道)
资讯
肃北保电的人和事(关注)
知难行易盛从兵
魏晓东:平凡岗位著华章
广饶县供电
大力推班组建设(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