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2月02日 星期一

科技进步大幅提升煤矿安全

本报记者 成思思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2月02日   第 19 版)

  日前,国家安监总局发布了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获奖名单。根据《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工作管理规则》(安监总科技〔2007〕221号)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完成了第六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各项评审工作,决定授予“分体式履带钻机及瓦斯抽采钻孔快速钻进技术”等450项成果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鼓励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把科学技术进步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不断推进安全科技创新。

  能源领域的安全生产,再强调也不为过。年初以来,记者也从多方了解到,多省市或召开了安全生产会议,或公布了过去一年总体的煤矿安全生产态势。此前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12.2%,已经连续21个月没有发生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同时,2014年我国煤矿生产死亡人数首次下降至1000人以下。显然,煤矿安全生产的成绩进步了。对此,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吴鑫表示,这其中科技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煤矿关乎安全生产大局

  记者通过查看此次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获奖名单,发现三类奖项中,每类中都有一半或远超过一半的奖项涉及到煤矿安全生产。由此可见,煤矿安全生产在安全生产中绝对占据重头戏,针对煤矿的科技研发将对煤矿安全生产作出重大贡献。

  据了解,2014年12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科技发展对策》和《煤矿水害防治科技发展对策》。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发布煤矿安全生产领域科技顶层规划,相关领域2015—2020年煤矿科技发展路线图也首次公布。

  “之所以首先选择煤矿领域制定和发布灾害防治科技规划,是因为煤矿生产对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影响巨大。”国家安监总局规划科技司监察专员施卫祖说,“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赋存结构,使我国煤炭生产承担着保障能源安全的重任,煤矿安全生产也成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

  资料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国煤炭产量从10亿吨增长到37亿吨,一路攀升。但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曾经的年近7000人下降到2014年的931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最高点的5左右下降到2014年的约0.26。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司长张文杰表示,与国外主要采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属中等偏下水平。“美国煤矿生产的百万吨死亡率低于我国,但美国的煤矿分布集中、开采条件好。”张文杰指出,“煤炭资源分布分散、开采条件差以及行业从业人数多等因素,使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也更大。”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成绩很大程度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它一方面使煤矿开采技术更先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煤矿的安全保障能力。随着我国对能源需求的上升,未来对相关技术的需求将继续上升。”施卫祖说。

  分散科研格局待整合

  据介绍,2011年,国家安监总局首次向全国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征集重大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科技项目,对于入选的科技项目,安监总局没有任何财政资金配给,参与单位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完成研发。记者了解到,虽然项目参与单位需自筹资金搞研发,但产学研界参与热情高涨。施卫祖分析道,社会参与热情高涨的背后是市场对相关技术的需求,是社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关注。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产学研各界对安全生产技术研发热情高涨,但相关科研项目分散、科研资金重复投入的问题突出。

  国家安监总局规划科技司安全科技处侯贤军就曾指出,在煤矿瓦斯治理方面,有很多基础性的共性问题,但不同的科研项目往往会重复投入人力、物力研究这些共性问题。“比如治理瓦斯的相关设备,由于是由不同单位提供研发服务,很可能存在接口不一、标准不一的问题,这几乎是每个大型煤矿面临的问题,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侯贤军说。

  上述业内人士还表示,此次获得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的科研项目,在井下开采、防控、监测、预警、通讯等各方面的技术和装备均有涉及,也不乏一些稍显重复的项目。虽然社会各界对于安全生产技术研发热情高涨,但目前的科研格局仍有待提高,如能整合资源,避免重复的人力、物力投入,将更有利于科技研发,也可以更好地保障相关领域的安全生产。

科技进步大幅提升煤矿安全
资讯
最大功率混合动力机车及双燃料机车问世(关注)
ICHTHYS项目第三船A2PB模块交付(图片新闻)
自主研制直径8.03米全断面岩石掘进机下线
电网快讯
坚守岗位20年的农电工李俊海
库伦旗供电“善行义举榜”立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