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1月19日 星期一

天然气价格是高啦还是低啦

——论市场化改革路线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1月19日   第 14 版)

  经过20年价格机制改革,特别是2011年引入“市场净回值”定价机制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天然气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为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最终形成由市场竞争决定价格水平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打下了基础。然而,自2006年起,我国天然气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3年全国各省门站天然气销售平均价格年均上涨约7.5%。天然气价格改革就意味着涨价吗?天然气价格是该涨还是该跌?应如何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已成为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如何处理能源消费、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加快发展包括常规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制甲烷、天然气水合物、氢能、生物质气等在内的气体清洁能源,既能有效缓解我国面临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减少排放等多重巨大压力,又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打造中国能源革命新引擎。

  但是,现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仍存在市场净回值法不完善等方面问题,导致天然气价格水平偏高、消费增长速度减缓。尽快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政策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大幅提高天然气比重的关键环节。为此,应统筹考虑,尽早部署,在“十三五”期间以调整市场净回值法定价水平为抓手,以推进天然气行业各环节改革为支撑,全面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改革需协调平衡五个基本关系

  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实行的是以净回值法为基础的政府指导价政策,如果价格定得过低,供应者会缺乏生产或进口积极性而减少投资,导致天然气市场供给不足;如果价格定得过高,消费者会难以承受而选择替代能源,导致天然气市场需求不足。因此,我国全面深化天然气价格改革,需要协调好供给与需求、价格与成本、价格与消费者承受力、价格与行业交叉补贴、天然气与油、煤价的比价五个关系,做好供应与需求、边际成本与价格、可承受力与价格、交叉补贴与价格、替代效应与价格五个平衡,尽量避免天然气供应过剩、价格过高、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机制扭曲、能源逆替代现象发生。

  协调天然气供需关系,可平衡市场供求格局,避免供应过剩。综合比较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和供给预测结果可以发现,在现有的价格机制和价格政策下,到2017年起我国很可能出现天然气供过于求的现象,2017年天然气供应量将超过市场需求量100亿立方米左右,2020年供应量或将超过市场需求量200亿立方米左右。

  协调天然气价格和成本关系,将平衡边际成本与价格水平,避免价格过高的问题出现。由国内天然气生产环节成本、输送至省(市)门站成本以及外部环境影响成本构成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以下简称全成本)和进口气价(成本)与净回值法确定的省(市)门站价格(以下简称门站价)比较结果显示,门站价比成本高约0.6元-1.25元/立方米。总体上看,这种门站价水平比成本高20%-40%左右,天然气价格具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协调天然气价格和消费者承受力关系就是平衡可承受能力与价格水平,将避免有效需求不足。

  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造成了下游产业燃料或原料成本明显上升,用气企业对天然气的可承受能力普遍下降,导致有效需求萎缩。2014年上半年,一些用气企业生产经营受成本上涨等问题困扰,纷纷下调生产负荷。多数化肥、化工用气企业减负荷或关停,LNG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降至50%左右,中小工业用气量也比预期下降。

  如果调整工业用气价格,从短期来看,工业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调0.5元和1.0元,工业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16亿和33亿立方米;从中长期来看,工业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降0.5元和1.0元,工业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160亿和320亿立方米。

  如果调整发电用气价格,从短期来看,发电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调0.5元和1.0元,发电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28亿和56亿立方米;从中长期来看,发电气价若每立方米分别下降0.5元和1.0元,发电用气量会分别增加约190亿和380亿立方米。

  协调天然气价格和交叉补贴关系是平衡交叉补贴与实际市场价格、避免价格机制扭曲的有效手段。交叉补贴造成的价格机制扭曲现象广泛存在于气、电、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中。通常情况是,同工业和商业用户相比,居民用水、电、气的供给成本更高,但价格却更低,违背了基本的经济逻辑。而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对低收入家庭实施补贴,确保其基本的水、电、气消费。资源价格扭曲,既严重制约了资源产业本身的健康发展,又影响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低价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一些用户过度使用资源,不利于提高效率和节约利用、形成资源节约型社会。

  居民用气价格与工业用气、热力用气价格之间存在交叉补贴现象。从世界各主要消费国工业用户与居民用户天然气零售价格比较看,除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工业用户气价均低于居民用户气价,比如:工业用户气价与居民用户气价相比,欧盟和OECD国家平均约是1:2,美国、荷兰约是1:2.5,加拿大约是1:4。气价反映了不同用户真实的成本构成,用气量越多,气价应越低。实际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生活用气价格普遍比各省门站价低1元/立方米左右,这部分燃气成本却通过行政手段提高其他用气部门的价格转嫁给了工业、热力等用户,而热力用户却在集中采暖季节(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由国家对其进行财政补贴。不同消费部门之间的交叉补贴,严重扭曲了天然气市场价格。

  协调天然气与成品油、煤炭价格的比价关系,平衡替代效应与价格水平,可避免能源逆替代现象发生。

  人类能源从“肮脏能源”到“清洁能源”、从“低密度能源”到“高密度能源”、从“黑色能源”到“绿色能源”发展,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煤炭价格相对便宜,煤炭成为近40年世界上消费量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2013年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的30.1%,是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相比而言,这种情况我国更为突出,由于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与天然气相比煤炭、柴油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导致目前“煤改气”和气代油、煤的工程进展缓慢。因此,只有切实理顺天然气与柴油、煤炭等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才能避免能源逆替代现象的发生。

  现行天然气

  价格机制问题诸多

  市场净回值法等政策实施以来,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净回值法的定价水平不合理,由此确定的各省气源价格明显偏高。尽管仅对国产陆上常规气和进口管道气施行门站价最高限价政策,但两者之和却占全国天然气供应量的70%以上,再从供应方看,中国石油在天然气上游供应、中游管网、下游销售环节均占全国的70%以上,这种市场格局必然造成现行政策确定的门站价最高限价基本上代表了各省的气源价格。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价格水平比天然气全成本高约30%左右,具有较大的盈利空间,但却造成对下游产业生存空间的挤压,不利于大幅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第二,天然气调价政策不完善,居民生活用气价格偏低。北京、河北、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实际调研数据显示,一户居民一年生活用燃气量平均为300立方米左右,目前居民生活用气价格普遍比各省门站价低1元/立方米左右。然而,即使居民生活用气价格上涨1元/立方米,每户城市居民的年支出也仅增加300元,仅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左右。尽管如此,自2011年起出台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政策,均不调整居民生活用气价格,使其长期处于低位,造成居民低价用气的心理预期。

  第三,天然气价格体系不完善,价格机制扭曲现象突显。《通知》等政策都提出了要理顺天然气价格,但却没有具体规定。缺乏可中断气价、峰谷气价、储气价等具体管理办法,缺乏测算成本和定价、由谁监管的具体规定,价格改革的政策难以执行。工业、热力用户用量较大,单位成本相对较低,气价应相对较低;居民用户用量较少,单位成本最高,气价应该最高,但现行政策确定的工业、热力等用户气价明显高于居民用户气价,违背规模经济规律定价,导致天然气市场价格越理越乱。

  放开竞争、稳推改革、形成机制

  天然气价格改革总体思路围绕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着力解决价格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并存等问题,尽快理顺天然气价格体系,使价格真正反映总成本水平和供需格局。解决居民生活用气价格与各省门站价格倒挂的问题,消除居民用气与工业、热力用气的交叉补贴现象,同时建立完善对生活困难人群和一些公益性行业的定向补贴和救助机制;推行非居民用户季节性差价等价格政策;对储气设施,要按补偿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则确定储气价格。

  尽快完善天然气管网和LNG接收、存储等设施向第三方公平接入、公平开放的政策措施。从长期看,天然气气源价格应完全放开、由市场竞争决定,政府则应加强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管输价格和配气价格的监管。加快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天然气市场监管体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

  此外,考虑到天然气领域的特殊性、改革影响的广泛性和市场形势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建议根据天然气市场的不同发展阶段,稳步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

  第一阶段,2015年至2017年,重点理顺价格体系。尽快完善净回值法(将折价系数K由0.85调整为0.70左右);科学合理确定长输管道、分支管道、省内管道、市内管道、配气管道的运输成本和价格;按照基本经济规律,理顺居民生活用气价格;完善季节性差价、峰谷差价、可中断气价以及储气价实施办法。修订计量标准和计价方式(由流量或质量计价改为热值计价),同时应从技术、管理两方面加强对计价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加快建立诚信体系,实施诚信分类监管和“黑名单”机制,对违法舞弊经营者重点抽验监管,及时曝光。清理地方政府乱收费问题(如目前存在的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地方政府按销售每立方米0.3元至1.0元不等收取,加重了消费者负担)。

  第二阶段,2018年至2020年,初步实现市场化。取消对包括各省门站价在内的各种气源价格的管制;完善对居民生活用气价格的管制;完善对输气管道、储气等设施收费的管制,实现公开准入及有效监管。

  第三阶段,2021年至2023年,基本完成市场化。除配气管网外,其他输气管道、储气等设施收费完成市场化;健全管网等基础设施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实现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目标。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

天然气价格是高啦还是低啦
资讯
国家能源致密油气研发中心揭牌(关注)
中原油田新井文108-侧4井获高产(图片新闻)
风城油田成国内最大整装超稠油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