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牛犊,他憋着一股子钻劲让“电老虎”伏法;
决胜千里,他拼着一股子倔劲不撞南墙不回头;
授之以渔,他靠着一股子韧劲打造出满园春色。
2009年,怀揣机电安装工作经验的科班生——周晓东来到了潞安集团,成为李村矿井一名普通的电力技术工人。面对着矿井基建初期的艰苦环境和眼前的一片荒野,壮志满怀的青年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己所能,把这里变成一片沃土”!
“电老虎”伏法
“请把最难解决的工作安排给我。”这是初到李村的周晓东向领导主动请缨时说的话。
周晓东毕业于平顶山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凭着自身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27岁的小伙子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了矿山机电工作。从此,周晓东便与“电气管理”、“防爆检查”、“设备入井”等这类鲜有人主动问津的“冷门”工作打起了交道。
然而,现实的残酷犹如一盆冰水从头浇下:外委施工队组管理不规范、电气管理标准不一、供电系统基础薄弱……面对这只张狂的“电老虎”,周晓东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选择了一条多么难走的路!
但是,初生的牛犊总有用之不尽的能量。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和归纳,周晓东终于完成了对全矿机电系统的梳理,分析研究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通过和上级领导的积极沟通,他在相关部门的安排下和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进行了座谈。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对整个矿井机电系统现状的研究成果,与座谈人员共同确定了下一步的改进方案。就这样,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在不断地规范和改进中,供电设备失爆“收敛”了,供电系统也“规矩”了,这只肆意忘形的“电老虎”终于乖乖“伏法”了。
不撞南墙不回头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这是周晓东经常说的一句话。2010年底,李村矿成立第一批队组。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主动申请下队。
来到供电队的日子,他经常是既搞技术又搞维修。不论是干工作还是维修设备,他总会想:“怎么就干好了?怎么就不坏了?”于是他白天围着机器转,晚上围着书本转。就是凭着这股子倔劲儿,没过多久,全队上下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不论什么设备出了什么问题,都可以去找“倔强周”!
有一次值班,周晓东接到了井下检修工打来的求助电话。原来是井下主变电所G102二段总开关发生了跳闸,但显示屏不显示故障类型,检修工也找不出故障原因。面对随时可能停电的危险,现场人员心急如焚,周晓东也急。然而时间紧迫,他当机立断,根据井下反馈的信息,通过电话指挥检修工进行逐项排查,最后终于找到了故障原因。时间久了,提到周晓东,大家总说:“我们有个小诸葛,他能决胜千里、化险为夷。”
面对大家的夸奖,周晓东想的却是:“怎样才能让基础弱、底子薄的检修工掌握维修设备的技巧?”他对各种事故的征兆及维修办法进行了统一汇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制成册,取名《设备故障分步排除法》。这本小册子充分调动起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再遇到一些故障时,队里的工友们都成了“专家”,大大降低了全矿职工在井下的风险。
凭借着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劲,周晓东成为了李村矿最年轻的机电专家。
授之以渔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长期的井下作业实践让周晓东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在提升全队职工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的道路上,脚步迈得更加坚定。
针对队里普遍存在的职工安全知识缺项、技术短板以及班组管理漏洞等问题,周晓东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且引进“竞赛”模式,理论结合实际地开展职工培训,实现了队组理论提升全覆盖。在践行“授之以渔”理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逐步扫清了职工素质差、水平低的路障。
截至目前,周晓东所在的供电队整体学历层次都达到主体专业中专以上,60%达到了大专以上。其中首席技师1名、技师4名,是全矿学历层次最高的队组,也是技术力量最雄厚的队组。5年来,全队逐渐兴起的学习、创新热潮也为李村矿贡献了许多创新成果。
对于理想和现实的交锋,许多时候,我们所面对的往往不是判断题,而是选择题。理想与现实、安逸与艰辛、坚持与放弃……周晓东用实际行动做出了他自己的选择,深知拼搏的不容易,所以更加珍惜今天的劳动成果。在工作的5年里,周晓东先后被评为李村矿优秀管理员工、集团公司优秀员工、集团公司优秀学习型员工。他所在的队组也先后多次被集团公司评为“文明集体”和“先进科队”。
(郭维新 刘静 李磊)
欢迎您踊跃为本栏目投稿,一展矿工风采,再现矿区新貌!字数要求在2000字以内,投稿邮箱:zgnybcoa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