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广东院”)时,对该院以海外工程总承包带动中国技术、标准、装备出口表示称赞,称其给中国装备、中国标准在世界上亮出了名片。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指引下,广东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国际业务优先发展的战略部署,依托技术和品牌优势,致力于以工程建设带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制造的输出,坚定不移打造国际工程公司。
打铁还须自身硬
广东院是具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国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规划咨询、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等工程全生命周期高价值服务。
在我国引进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和实现1000兆瓦级核电常规岛及BOP设计自主化进程中,广东院作出了突出贡献。该院设计的华能海门电厂是世界首例海水脱硫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项目,5项发电机组技术世界首创;参与设计的广东台山核电站是中国首座EPR三代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是我国首个海岛核电项目,岭澳核电站、红沿河核电站是国家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
广东院在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智能电网等方面也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成果丰硕。设计的云南楚雄-广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雅安-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是世界最高等级交流输电工程,多项设计关键技术世界首创;EPC总承包建设的南澳±16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使我国成为第一个掌握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建设、调试和运行全系列核心技术的国家……
近年来,广东院致力于更大容量更高参数高效超超临界机组及节能减排新技术、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大型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和海上风电、分布式能源、生物质、太阳能等前沿技术研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培育核心竞争力。近五年累计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34项,主编或参编国际、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126项,拥有355项专利专有技术。
面对国内电力市场日趋饱和的竞争环境,到更富活力的国际市场寻找新的机遇,建设国际工程公司,成为广东院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必然之举和自信决策。
国际舞台展英姿
广东院“走出去”经过缜密的战略谋划。在“国际工程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确立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广东院对国际业务“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吹响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把市场开拓的视野投向海外,放眼世界,大踏步地“走出去”。2007年,广东院开始独立开拓海外市场,并在越南河内成立了第一个驻外代表处;2010年,广东院明确提出“致力开拓总承包和国际业务”的经营战略,更有策略、有重点、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市场开发;2012年,广东院成立了国际分公司,同时不断完善国际项目风险控制体系,为海外项目的市场开发和顺利执行保驾护航。广东院的国际业务从咨询设计起家,到工程总承包等多元化服务;业务范围也逐步涵盖发电、输变电、规划、环保等领域。目前,广东院与全球近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往来,在国际版图上形成大湄公河次区域、南亚区域、马六甲区域、非洲区域、土耳其及东欧区域、中东区域、南美洲区域等7大海外市场布局。
2014年,广东院国际业务质量和效益提升明显,在该院总签约额中占比逾五成。在国际项目建设和管理中,广东院格外注重量增质亦优,以对业主高度负责的态度,创建精品工程,树立诚信形象。参建的越南沿海一期2×622兆瓦燃煤电厂、孟加拉玛格利特双燃料联合循环电站、印度罗莎4×300兆瓦燃煤电厂等一批工程项目得到业主的充分肯定。
在广东院2014年国际业务新签合同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总承包合同占比93%以上。国际业务总承包实现了以工程设计为切入点,带动施工、技术标准和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
以越南沿海一期2×622兆瓦火力发电厂为例,该项目由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院联合总承包,其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主变压器、给水泵等主要设备皆由中国公司提供,为带动国内富余产能走出去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对越南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有着很好的促进意义。数据显示,近年来广东院签订海外项目40余项,带动国产机电设备出口100多亿元。通过海外投资方认可的中国标准近百项,为后续装备出口创造了良好条件。
“广东院已经行动起来,积极贯彻落实总理视察的指示精神,将以中国技术、中国制造为切入点,努力通过实施以设计为龙头的国际EPC总承包工程,利用技术优势,提升资源整合能力,为带动国内金融资本、高端装备、核心技术、现代管理和成熟标准的输出作出更大贡献,打造中国能源建设的国际品牌。”广东院院长罗必雄说。
全面带动“走出去”
“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和竞争加剧,倒逼我们必须加快打造对外竞争新优势。”李克强总理在广东院考察时阐述了这一观点。他同时强调,要以中国装备“走出去”为突破口,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更多高附加值的中国制造、中国标准到国际市场竞争,促进产能合作,实现出口升级、产业升级。
在2014年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在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时提出,要探索、创新“走出去”模式,提高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中国的电力和能源企业而言,“走出去”要在走得稳、走得好、走得持久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互通有无,着眼设计、施工、装备一盘棋,形成合力展示中国最强音。
以中国能建为代表的能源建设企业,经过30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越来越熟悉国际惯例,拥有了高层次的人才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建设和管理经验,在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电网和变电站的规划设计、技术研发、开发建设等领域也达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电力装备方面,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为代表的发电设备主机厂和以西电集团、特变电工为代表的输变电设备主机厂,近年来在大型发电机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发电、输变电设备的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几,部分产品已经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输变电装备更是已经叩开了欧美发达国家高端市场的大门。
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许多相关国家的电力建设严重滞后,中国电力装备的性价比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势必迎来更大机遇和市场空间,电力设备以整套设备的形式随着基建“出海”将成为中国装备企业出口升级、产业升级的主要模式之一。
机遇面前,能者争先。中国的电力和能源建设企业已经牢牢把握李克强总理在广东院考察时的讲话精神,提速“走出去”步伐。记者从中国能建了解到,目前其已经按照国别开发、跨国经营的“走出去”理念,对国际市场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筹管理,实施项目运作程序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平台信息化的品牌塑造路线。同时,充分发挥旗下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广东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协同协作参与国际竞争,构建国际业务“大建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