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中国核电送走了纠结和收获的2014,迎来了充满期待和挑战的2015。
过去的一年,核电行业静等“破零”。然而,红沿河和石岛湾从夏入冬,未能在年尾呱呱坠地;“华龙一号”过关并落地,未来核电机型选择增加更多变数。
过去的一年,中国核电跃升为政府外交“新名片”,历史性地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全方位拓展国际合作,并参与国际竞争,来年势头会否更猛?
过去的一年,体制改革将核电行业拉进争议的漩涡,无论是“大一统”还是两两合并,行至年底终无结局,为来年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
过去的一年,核电股争抢上市,成为资本市场最热的“明星”。随着第一股——“中广核电力”在港IPO,核电作为潜力题材被追捧才刚刚启幕。
过去的一年,核电成为“小苹果”的主角,掀起了利用新媒体科普创新的高潮,更近邻、更亲邻,更接地气。新媒体同时为行业、企业搭建了发声和信息公开的新平台,审视和探讨有了相对公正的场地。
……
回顾中国核电的2014,虽未重启但收获丰硕,虽错综复杂但脉络清晰。展望“十二五”收官之年,变革延续,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无论产业发展,抑或公众沟通,都需脚踏实地,在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健康发展,服务国家利益。
恢复建设
迎接重启
一边建设、投产,一边等待,2014年中国核电的建设状态在恢复中略显疲软。
福岛核事故后恢复正常建设以来,国内先后开工建设7台新机组,但作为事故前国务院已审批核准的项目,这些机组并没有真正拉开核电重启大幕。2014年全国“两会”,核电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从之后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沿海核电重启口令由“适时”变为“抓紧”,但“零的突破”始终未来临,接力棒交到了2015年手里。
2014年共有5台机组投产,分别为:阳江1号机组、宁德2号机组、红沿河2号机组、福清1号机组和方家山1号机组。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至此增至22台,总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达到2029.658万千瓦,在建26台机组,约2800万千瓦。投产高峰的出现,说明“十一五”期间开建的机组陆续商运已经来临,而在建规模依然保持着世界第一。
按最新规划,到2020年在运机组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预期没有变化。以此计算,从2015年到2020年六年时间要新建4000万千瓦,即每年平均开工6台左右核电机组。所以,2015年既是“破冰年”,又是重启后的首个高峰,包括红沿河二期、CAP1400示范工程、“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等在内的项目眼下万事俱备,只等开工,这三个项目已经保证了今年5台机组的开工量,如还有其他项目能够加入,开头真心不错。
三年多来,中国政府和核电行业以安全为核心,理性回归、反馈经验、改进升级,对30多年的核电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审视、总结,践行守护核安全。2014年的谨慎重启,一方面在于原本批量化建设的AP1000机型,因示范工程工期问题,后续一批项目选用什么机型、何时开工,争议不断;另一方面,尽管高层不断敦促和发令,但主管部门迟迟没有践行,被业界看成是“行动迟缓、办事不利”,机型问题不至于一台都不开工,其中缘由自然引来各种揣测。
政府推销
合作深化
“核电‘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核工业人呼吁已久的声音,从2014年起变成了真真切切的现实。从国家高层出面推销,到达成实质性合作,核电成为公认的外交“新名片”,合作伙伴拓展至更多国家,合作内容延伸到整个产业链。
2014年,以高层外交活动为背景,国内企业和核电主管部门先后与法国、阿根廷、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捷克、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了核能核电领域的合作性文件,包括协议、备忘录等。而且,中国企业参与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以及阿根廷和罗马尼亚重水堆项目均已敲定,并以此为参与投资和建设的契机,积累经验、创造条件,为日后在其他项目上继续合作、甚至主导合作打下了基础。
此外,与国外企业签署的各种合作文件,涉及包括核电技术服务、工程建设、核电站运营维护、燃料供应、退役及废物处理等在内的整个核电产业链,而且核电设备供应、企业管理、市场开拓也在合作之列。
在行业层面,2014年伊始,由中核、中广核和国家核电牵头联合发起,核电技术开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工程咨询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等14家单位参加的“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成立,外界称之为“抱团出海”。但年轻的联盟能否真正发挥“合心合力、拧成一股绳”的作用,尚待观察。
随着世界核能新一轮复兴,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发展核电的队伍,加剧了国际商用核电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而中国以一个“新手”角色参与其中,最大“敌手”不外乎美国、法国、加拿大及日韩等核电强国。 “台上一争高下,台下需练内功”,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国核电产业正通过全面开放、全面合作的方式,搭建桥梁、建立关系、耕耘培育,以成功案例证明其在设计研发、建设运营、投资管理等方面坚实的能力。
必须提及的是,新的一年,核电外交和国际合作会走向更深更远,但顺利“出海”仍需扫清障碍和束缚,以万全准备应对挑战和机遇。
华龙落地
机型“竞技”
“华龙一号”历经两年曲折磨合,在2014年下半年实现了过关和获批落地,在中国核电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
8月21-22日,“华龙一号”通过了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权威评审,被确定为可以出口的核电机型。中核与中广核同日签署技术融合协议。国家能源局当时表态:中国核电将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作为“走出去”的重要品牌,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之后,“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4台机组于先后获批落地,但终未实现开工计划。
作为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核电技术品牌,“华龙一号”是核电‘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支撑,国内示范项目作为参考电站,也决定着海外项目的命运。因此,中核与中广核希望示范机组能尽早开工,给海外市场的观望给出答案。根据目前的情况,时间会锁定在2015年。
“华龙一号”虽然被定义为准出口机型,但也不能绝对断定其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仅仅限于四台机组。主流技术AP1000所面临工期推迟现状,影响了后续工程开工,也给了“华龙一号”更多机会,而未来获批新建的核电机组机型,会否又要做选择题?业内有分析认为,新建机组的技术路线选择,是我国实现2020年核电规划目标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要打破僵局,实现高效发展,应该考虑“两条腿走路”、多种机型并行发展。
中国核电今天能拿出自己的品牌,实属不易,应倍加珍惜。2015年,无论是“华龙一号”,还是AP1000和CAP1400,在实现核电强国梦面前,最好能齐下一盘棋。
内陆争议 期待破题
从2012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十二五”不安排,到2014年1月《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批示“做好内陆地区核电厂址保护”,再到11月19日《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研究论证”,内陆核电依然徘徊在核电重启大门之外。但建与不建,是否安全的争论却从未停止。
2014年4月,桃花江核电即将开工的消息不胫而走,内陆核电的敏感神经又被挑起。事情还未平息,本报一篇署名文章《内陆核电不适应我国国情》再度引发了关于内陆核电的争议,业界一片哗然,而媒体纷纷以此为热点,不断放大,最终变为一场持续数月的激烈论战。且不论反对方抱有的立场是否客观、论据是否确凿,但确实给核电行业再次敲响了警钟:安全绝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关心的焦点,一旦抓住关乎安全的问题,反对之声便不会习惯性沉默,随时可能上升为公众话题,给内陆核电的“去留”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核电在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诸多优点,也会被遮蔽。之后,本报继续刊发业内人士文章《有必要适时启动内陆核电》以作回应。《内陆核电具备内生动力》等文章亦表明,内陆核电并非“别有用心”,正是出于国情考虑所做出的正确选择。
一无国内先例、二来临江临河,尽管业界早已得出内陆核电安全可靠的结论,但舆论关于“一旦发生事故,将危及整个长江中下游”的观点依然坚挺,争论的核心归结于对地表水资源的污染,会危及民众和环境安全。2014年末,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水资源研究单位在内行业相关部门进行“内陆核电水资源研讨”, 会议透露的信息显示,“鉴于我国长江流域水资源的极端重要性以及社会舆论和部分公众对内陆核电安全的疑虑和担心,核工业界一直在研究内陆核电厂在严重事故工况下确保水资源安全的应急预案,并取得初步成果。”
“十二五”收官之年,内陆核电不会启动,更多的工作可能会落在“研究论证”和前期准备工作上,破题依然静等“十三五”吧。
保障“口粮”
后端升级
作为核电站的“粮食”,铀资源和核燃料元件的需求将伴随核电发展与日俱增。而过去的一年,这两个方面均有较大突破。
新疆、内蒙古两个CO2 + O2 地浸采铀矿山建成投产,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成功掌握CO2 + O2地浸采铀技术、并已工业化应用的国家。该技术盘活了我国北方地区数万吨复杂砂岩型铀资源,也加速提升了天然铀产品的生产能力。此外,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生产线400吨扩建技改工程年中全线正式投产,实现了年产金属铀从400吨到800吨的跨越,产能跻身世界前列 。同时,中核集团自主研制的CF3燃料元件于7月实现入堆,研究、设计、试验、制造等主要研制工作完成。
4月,中广核称已完成自主品牌核燃料组件结构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锆合金产品已完成工艺试制,自主核燃料性能分析软件已推出试用版。年末,通过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中广核将在哈萨克斯坦建立合资企业生产燃料组件,继续改变在该领域的弱势角色。
而后端处理同样进行着升级。6月27日,国内首个处理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工程正式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填补了我国在高放废液处理方面的空白。
核燃料前端生产和后端处理,即保障核电可持续发展,又关乎核安全,其中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至关重要。随着核电重启,这些环节的重要性、相关工程建设的紧迫性将进一步体现。
上市加速
融资密集
核电企业多年酝酿推进的上市终于在2014年底迎来破局。随着中广核电力12月10日在港IPO,全球核电第一股尘埃落定,其集资规模达到245.3亿港元,荣膺港股到目前为止的集资王,赚足了资本市场的眼球。在此之前,中广核旗下核燃料、非核清洁能源的上市平台均已确立。
5月,证监会网站先后公开了中国核电与中国核建的招股说明书。信息显示,中国核电拟融资总计162.51亿元,募集资金用于10台在建核电机组投资及补充流动资金。而中国核建集资资金规模为18亿元人民币,将用于购买建筑材料和设备、保障性住房项目、研发工作以及营业资本。
核电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是愈发紧迫的融资需求。作为投入产出比高,且持续性较好的首选方式,上市已成为企业融资战略中的重中之重。2015年,中国核电登陆A股市场、中国核建上市加速均值得期待。国家核电的整体上市计划,会否因与中电投合并事宜搁浅,情况暂不明朗。
除了上市,今年各核电企业直接融资逐步加大,中核集团、中国核建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核电以及中电投集团均先后发行了中期票据或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主要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保障资金周转,并优化自身的债务融资结构,这些都不失为上市融资的一种有利补充。
在金融脱媒的背景下,大型企业将逐步摆脱主要依靠银行融资的现状,不可避免地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和优化融资结构,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和充裕度,以及管理的灵活性。相对银行贷款,上市和发行债券获得资金的成本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节约费用。因此,新的一年,上市和债券发行依然值得高度关注。
改革揭幕
门槛放低
改革,在任何时候都会因一定程度的“伤筋动骨”而遇到困难和阻力,核电体制改革亦如此。2014年一整年,核电行业这边是各种整合悬念迭起,那边终于将准入门槛降低,改革事宜可以说既有问号也有破折号。
在涉及几家核电央企的整合方案中,已获得政府和企业承认的国家核电与中电投合并,目前还处在在研究阶段;中广核与中核建合并只听风声,未见行动,想来难度较大;而效仿南车北车整合以举国体制发展核电的“大一统”方案,更是众口难调,也未能入局。能不能合并、愿不愿合并,实则是复杂加头疼的事儿。中国核电产业发展至今,各家企业的情况不同,三家做投资运营,一家做建设,一家做技术,能否捏在一起,不是哪家企业说了算,也不是大吃小的问题,最终还要归根于博弈。
而在行业准入上,2014年核电投资终于向社会资本敞开了紧闭多年的大门。11月26日,《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发布并明确指出,在确保具备核电控股资质主体承担核安全责任的前提下,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核电项目投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核电设备研制和核电服务领域。
进入“十二五”,中国核电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逐步显现。而随着核电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核电产业有控制、有条件的逐步放开只是时间问题,核电项目开发权未来可能陆续开放。但是目前看来,安全是核电发展的首要前提,投资主体更多体现为参股,而不是控股。目前,中电投、华能、大唐、国电集及华电等发电央企都在国内不同核电项目上持股,且持股项目和比例在不断增加。此外,三峡、神华等能源央企也在寻找机会参与核电开发建设。而未来几年,核电站的持股名单中很可能出现非国有资本的身影,发展核电的“红利”为社会分享,已是大势所趋。
透明责任
科普创新
阳光透明、持续创新,成为2014年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新思路。
8月7日,中广核第二届“公众开放体验日”活动在其七大核电基地联动举行。与首届活动不同的的是,这一届不仅突出“透明的责任”主题,更发布了我国核电行业首份就社区发展所做的白皮书,并首次创新性地推出了“3N社区沟通模式”。10月11日,秦山核电基地举办开放日活动,继续推动核电科普及公众沟通活动深入进行。此外,全国中学生核电知识竞赛、“中法核能公众沟通研讨会”,以及核电站特色科普活动等,为核电行业阳光形象的建立做了各种尝试,然而核电要真正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路还很长。
履行社会责任、让核电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惠及于民,首先要取信于民。然而,通过何种方式,达到最好效果,仍需探索。
从2013年的核电“微旅游”到2014年的核电“小苹果”,新媒体带给核电行业的,不仅有全新的沟通模式,更是一种态度。小小的朋友圈,短时间内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谁说核电文化与流行文化不能嫁接?谁说核电工人是冷冰冰的科学怪人?科普的创新能给出答案。
新的一年,期待行业、企业能发掘出更多更新的玩法,持续进行公众沟通,为核电发展营造出更加阳光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