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5年01月05日 星期一

主人翁的一股子“劲”(基层风采)

——记奋战在煤矿一线的孔庄人

《 中国能源报 》( 2015年01月05日   第 10 版)

  一串串汗珠在千米深井下闪烁,一曲曲奉献之歌在巷道中回响,一个个动人故事随着滚滚乌金流淌……煤市“寒冬”持续,困难面前,质朴的大屯煤电集团孔庄煤矿工作人员正顶着“寒风”,在生产一线展现出高亢的精气神儿,在高高的井塔旁留下了美丽的剪影。

  安全管理的“韧”劲

  “别看他平时为人忠厚,可是抓起安全来却雷厉风行。”提起赵士行,身边的同事赞不绝口。赵士行是一名经验老道的安监员,从事安监工作已6年有余。谈及目前煤炭市场形势时,赵士行压力倍增,他说:“煤炭市场形势不好,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干好安全工作,矢志不渝!”

  孔庄煤矿开采深度深,井下点多、面广、战线长、情况复杂,给安监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压力之下,赵士行鼓足干劲,把查隐患、反“三违”当成自己的使命。

  每天从下井的那一刻起,职业敏锐性就让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大巷到迎头,从迎头到采面,赵士行几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工序,每到一处,他都会对现场职工不停地叮嘱,严格地规范,耐心地教导,也正是这一次次地行走,一次次地观察,一次次地询问,查处了一次又次“三违”和安全隐患。

  “做一名安监员不仅要善讲多做,更要敢抓敢管。特别是当前煤炭市场不景气,安全工作更是需要一股韧劲,万万马虎不得。”赵士行态度坚定地说。

  技术创新的“钻”劲

  去年夏天,在全国煤炭系统QC成果发布会上,该矿运输科“黑金”QC小组的《提高卸矸架一次性前移距离》荣获煤炭工业特等奖,获此殊荣,该小组组长的胡金旭功不可没。

  对此,胡金旭却不以为然:“每个人都能成功,只不过要有股子‘钻’劲才行。”

  27岁的胡金旭是运输科的技术员,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搞技术创新,工作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他是一个都不肯放过。

  为了提高卸矸架一次性前移距离,确保矸石山上的运输安全,胡金旭和队友们几乎每天都要爬到矸石山上,对矸石山卸矸架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观察,遇到较难的问题,反复钻研。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类专业书籍。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带领队友们最终找到了提高卸矸架一次性前移距离的要因,实现了技术创新的目的。

  凭着这股子“钻”劲,更多的奇思妙想都被他变成了现实:气动阻车器控制系统、降低架线电机车变频器故障率等,为矿井创造了不小的经济价值。

  修旧利废的“抠”劲

  刘国生是该矿机电科机修车间的班长,他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坚守了10年。工作中,他的勤俭持家出了名,有人说他是单位里的“聚宝盆”,也有人说他是“大老抠”。

  平时,刘国生心细、爱琢磨,只要隔爆开关、电控开关等废旧设备一从井下回收上来,他的那股子“抠”劲也跟着上来了,生怕有一点疏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为了解决电气设备的疑难杂症,他在工作中仔细摸索,在书本中涉猎知识,把常见的、不常见的、很少见的问题分类记录在本子上。有时为了尽快研究“治病”良方,他经常加班延点,甚至熬到深夜。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一台又一台的废旧设备再次披上“战袍”走上了“岗位”。刘国生说:“能维修的不修就是最大的浪费,就是失职!看着一个个废旧设备再次派上用场,那种成就感是别人无法感受到的!”

  在他的带动和鼓励下,身边的工友们也逐渐学会了如何去“抠”。刘国生说:“眼下咱们煤矿困难,更应该节俭,日子得‘抠’着过,修好了用上了,省下的是大家的钱。”

  踏实肯干的“闯”劲

  23岁的冯流勋技校一毕业就分到该矿生产准备科,此时的他对岗位性质还没有完全认知,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然而,偏偏这个时候重担子压了下来。临近年底,生产准备科开始了组队以来首次工作面独立回收任务,冯流勋便随队伍参与到这场“拉锯战”中。

  他坦言,起初下井干活,因为条件艰苦,再加上自己经验不足,总是忧虑重重。为了尽快熟悉现场工作环境和流程,冯流勋常常对照图纸和专业书籍深入学习,涉猎知识,把拆除流程、管路对接、隐患排查等都一一记录下来。

  在工作面拆除工作中,由于支架立柱的加强杆生锈,半圆环拆不下来,冯流勋便模仿师傅们的做法,用铁锤慢慢地敲打,成功取出半圆环;他和师傅一起不顾支架内空间狭小,学着对支架的损坏管路进行拆除,对供液管路进行改造……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工作经验在不断积累,技术能力在不断提升,成为了全矿青工学习的榜样。

  (邹士旭 )

  欢迎您踊跃为本栏目投稿,一展矿工风采,再现矿区新貌!字数要求在2000字以内,投稿邮箱:zgnybcoal@163.com

资讯
新矿香港公司打造国际贸易“桥头堡”
秦皇岛港首推港前待泊运行模式(图片新闻)
主人翁的一股子“劲”(基层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