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2月29日 星期一

这一年,我们关注过的油气产地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2月29日   第 07 版)

  编者按

  2014年,油气行业最赚人眼球的话题或许是一路高歌的油价,但与此同时,油气产地也不甘寂寞,纷纷粉墨登场,状况频发,期盼汇集更多目光。北极,油气开发最后的处女地何时梦想成真?北海,老牌欧洲油库还能支撑多久?亚洲,油气消费“新贵”是否摇身变产地“新星”?

  本期国际观察,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这一年,我们曾经关注过的油气产地。

  

  北极油气离我们还有多远

  ■本报资深记者 李慧

  伴随油气产业全球搜寻资源的脚步,北极油气近年来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美国地质调查局早在2008年就发布了《北极圈资源评估》报告,声称北极地区拥有4120亿桶油当量的油气资源,占到全球油气总量的25%左右。

  然而,储量不等于产量。多年来,北极油气一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各开发国决心虽大却收获寥寥。今年年末,北极油气开发的“先锋”之一挪威又宣布,该国政府将推迟其在北极地区的油气招标。这一消息将人们的视线重新拉回了北极,层层冰川下掩藏的北极油气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希望大收获少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北极地区估计拥有全球未开发常规石油储量的13%,天然气储量的30%。其中,大部分储量都蕴藏于海底,主要集中在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和东巴伦支盆地。海量的油气资源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多年来,北极周边五国,俄罗斯、挪威、美国、丹麦、加拿大都积极策划挺进北极,许多远离北极的国家也跃跃欲试。

  然而,全球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北极相匹配的回应。由于环保、技术、成本和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北极油气开发一直鲜有收获。

  俄罗斯作为北极开发的主力之一,直到今年4月,才首次输出了北极石油,从其普里拉兹洛姆内油田向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港运送了7万吨石油。俄罗斯因此备受鼓舞。普京将此次石油输出称为俄罗斯开发北极的“里程碑事件”,是俄罗斯大规模开采北极石油的开端。俄气旗下的俄气石油公司还乐观地预计,普里拉兹洛姆内油田今年开采量将达30万吨,2020年前其年产量更有望提升至600万吨。俄总统北极和南极国际合作问题特使阿尔图尔·奇林加罗夫更是表示,普里拉兹洛姆内油田钻井平台启动输油,标志着俄北极开发进入新阶段。

  除此之外,其他几个国家今年在北极的业绩几乎都乏善可陈。挪威目前已经推迟了对北极油气新一轮的招标;而此前,乌克兰危机爆发引来欧美对俄制裁,导致许多欧美油气公司与俄罗斯合作的北极项目停滞;今年下半年一路下滑的油价,更是让北极油气开发雪上加霜。油价网就撰文称,美国在北极地区的油气开发已经落后于俄罗斯很多,目前几乎只剩下油气巨头壳牌在阿拉斯加独自苦苦支撑。

  企业知难而退

  北极油气开发的不顺利,给在此经营的油气公司带来巨大压力,甚至有许多本来斗志昂扬的企业都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以领军北极油气开发的壳牌为例,该公司开发北极油气热情很高,曾在许多其他公司不愿意介入的地区进行了尝试。2009年,美国内政部曾批准壳牌在阿拉斯加北部近海钻探。但是,仅仅一年,由于环保组织提起诉讼,壳牌的租约就被暂停了。此后,壳牌的项目一直被诸如此类的监管缠绕,不得不一再推迟钻探计划。2013年,壳牌只好暂停在阿拉斯加近海的钻探,并延续至今。

  与此同时,其他热衷北极开发的油气公司遭遇也是大同小异。2013年,挪威国油也迫于环保的压力宣布,暂停其在北极地区的钻探作业;道达尔此前也搁置了北极开发计划;康菲则由于监管原因,取消2014年在北美阿拉斯加地区的钻探;另有英国凯恩能源在北极的钻探,也遭到环保组织的反对。

  重重阻碍严重影响了油气企业对北极的热情。据了解,美国内政部计划于2016年推出新一轮的开发租约拍卖,并已经开始征求民众、油气行业,以及环保组织的意见。然而,对此轮拍卖表现出兴趣的油气企业却寥寥无几。

  挑战无处不在

  企业对北极地区的态度转变也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北极油气开发一直是充满挑战的。首先,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而严酷。这里不仅气候严寒,而且还有极夜状况,一到冬季根本无法进行常规勘探开发、设备检修维护。

  其次,深海环境加上严重结冰的海况令水下作业、运输也都困难重重。更不用提,还有水上浮冰和冰山,以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很好地保障生产和运输。

  再者,全球各国目前对北极资源的研究和勘探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美国地质调查局此前曾发布一系列报告,公布了一些对北极地区油气资源的研究成果,但该机构也承认“由于掌握的数据有限,这些推测仍有待证实”。目前,全世界对于极地环境下进行资源生产所积累的经验并不多,真正进行开发,企业还需要在开发前进行长期、可靠的数据积累,以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极端情况进行预测和防范,从而保证人员安全、降低生产费用、同时提高应对恶劣环境的能力。

  此外,北极油气开发的生产成本也十分高昂。有数据显示,为开发油气,2014年至2018年间,在挪威的北极地区需要投入34亿美元、加拿大东北部需要投入32亿美元、俄亚北极地区需要大约32亿美元、俄北极大陆架区需要投入27亿美元。

  除了生产本身的投入,企业在北极地区运营的成本也要超过其他地区。比如,有预测称,北极西北航道需要30至50年的时间才能在全球变暖影响下实现通航,在此之前该地区的运输成本将是其他地区的数倍。

  另外,目前各国在北极主权归属上的分歧也很大。在北极归属缺乏国际法律条文公约确定的条件下,各国为了各自的战略和经济利益对这一地区“寸土必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地区的油气开发。

  

  北海油气开发这一年

  产量下滑常态化 英国争夺白热化

  ■本报资深记者 李慧

  北海作为欧洲最重要的油气产地之一,在“平静无奇”许久之后,今年终于凭借一场轰轰烈烈的独立公投,成功地将全球目光汇集于此。然而,在英伦三岛激烈争夺的背后,却是北海近年来步履维艰的开发状况。曾经的欧洲油库还能否续写当年的辉煌?幸免分裂的英国又将如何重振北海油气产业?

  油气资产成争夺重点

  将北海油气再次推到风口浪尖的,当属今年9月的苏格兰独立公投。虽然,联合王国最终留住了苏格兰,但这期间,对北海油气资产的争夺仍然十分激烈。

  事实上,英国是北海最为主要的开发国之一。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英国是欧盟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国;2005年以前,英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一直保持出口,主要归功于北海的油气出产。

  根据BBC的统计,自1964年英国颁发了第一个在北海开发油气的许可证后,迄今为止,英国在北海已经出产了大约420亿桶石油。北海可谓是当之无愧的英国油气宝库。与此同时,北海油气产业还是英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行业组织Oil & Gas UK估计,油气产业为英国带来了大约45万个工作岗位,每年通过出口设备和服务能为英国带来近150亿英镑的收入。BBC综合的数据也显示, 2012至2013年间,油气产业为英国政府提供了65亿英镑的税收。

  对苏格兰而言,北海油气更是至关重要。根据苏格兰政府统计的数据,不算油气收入,苏格兰人均GDP略低于整个英国的平均水平;如果将油气收入计算在内,苏格兰人均GDP就高于全英国的平均水平。

  于是,针对举足轻重的北海油气,苏格兰独立派和英国政府在独立公投前来了一场争夺战。一贯支持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自1969年北海首次发现石油以来,就始终声称北海油气归苏格兰所有。公投之前的游说阶段,该党更是大打油气牌,声称北海油气业在独立的苏格兰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将给苏格兰带来更多实惠。英国政府则是反复警告,如果苏格兰独立成为现实,北海石油工业将面临巨大风险,只有英国政府才能确保苏格兰在欧洲的影响力,并为北海油气产业创造稳定而持续的生产环境。

  短期“魅力”难掩产量瓶颈

  苏格兰虽然最终没能独享北海油气,但北海油气却借助这场全球瞩目的独立公投着实“火了一把”。然而,风光只是一时的,北海油气已经陷入了产量下滑的尴尬境地。

  事实上,北海油气开发自1959年荷兰首次在北海发现气田起,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顺利,钻井成功率很低,接连钻探出的都是干井。数据显示,到1969年,北海地区仅发现了5个中小型油气田。与此同时,北海自然条件恶劣,风高浪急,海啸时起,这些都增加了油气勘探和开发的难度,石油开采成本比波斯湾要高10倍。

  直到1970年,北海才有规模巨大的油田发现,该地区也一度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最活跃的地区。资料显示,北海油气出产繁荣时期,英国产量可以满足其国内半数的石油消费。

  然而,随着开发时间的增长,北海油气产量却开始走起了下坡路。经过数十年的生产,北海一方面鲜有大规模的新发现;另一方面,已有的油气田也都开始步入“老年期”,产量逐年下降,但生产成本却一路攀升。有数据显示,目前,北海油气产量已经比2010年的水平下降了37%,但是,自2011年以来,仅英国在北海地区的油气生产成本平均每桶就上升了62%。

  高昂的生产成本,加上产量的下降,使得不少北海油气田的开发商叫苦不迭,有些甚至不得不暂时关闭旗下油气田。更有甚者,据BBC日前援引北海地区资深开发商的话称,近来一路走低的油价,更是将英国在北海的油气产业“拖向濒临崩溃的边缘”。

  北海油气产量下滑还带来了其它连锁反应。据《纽约时报》报道,有些在北海经营的公司,比如雪佛龙、挪威国油、壳牌,均已经开始在当地裁员;而即便那些保留了岗位的员工,薪金也被大幅削减,这些反过来又加重了北海地区油气开发的困难。

  不过,经过了苏格兰独立公投期间的一番争夺,北海油气产业的重要性又重获业界认可,有相当一部分油气公司也保留了对北海的乐观态度。

  据能源咨询网站Rigzone报道,瑞士油气公司Ineos今年11月宣布,将增加在北海的员工数量,未来也将加大在该地区的油气生产力度;还有长期活跃在北海地区的Premier石油公司和Ithaca能源公司,也表示其在北海的项目进展良好,未来还将继续保持对该地区的关注。加上BP和法国燃气苏伊士,日前又在英国北海中部发现了新的油气田,无疑重燃了人们对北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希望。或许,北海油气真的宝刀尚未老去。

  亚洲上游资产逆势大热

  ■本报资深记者 李慧

  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一路下滑让全球油气业都备受打击,然而,亚洲地区的上游资产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依然吸引了众多开发商的目光。

  据能源资讯网站Rigzone报道,自2013年以来,亚洲地区油气上游资产就大量转手,这一趋势不仅延续至2014年,并且呈现了加速的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一年,仅石油一项,亚洲地区就有价值近50亿美元的资产更换了“主人”。

  外来退 本地进

  据了解,此前在亚洲上游领域十分活跃的美国赫斯、新野勘探和墨菲石油等公司,都出售了其在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的部分、甚至全部油气资产。

  其中,新野勘探于去年10月,以8.98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在马来西亚的上游资产卖给了本地一家海上油服综合供应商。

  在东南亚拥有大量油气资产的赫斯也在此次“大拍卖”之列。该公司2013年将其在印尼近海的全部资产出售给了印尼国油和泰国国油旗下的分公司,总报价为13亿美元;与此同时,其在东爪哇海上Pangkar区块也有75%的股份售出;此外,该公司还出售了其在泰国境内的全部上游资产。

  另外,墨菲石油也在9月出售了其在马来西亚拥有的油气资产的30%。还有澳大利亚的Carnarvon Petroleum公司,出售了其位于泰国的3个陆上油气区块,总价值1.232亿美元。

  “国字头”公司领衔

  此番亚洲上游资产并购最大的“收获者”毫无疑问是本地油气企业,而这其中又以那些“国字头”的公司为主。

  Rigzone的统计显示,亚洲地区声名远播的国有油气公司,如印尼国油、泰国国油,都在此次大收购的主力行列。墨菲石油今年9月出售的马来西亚资产,就落入了印尼国油囊中。今年11月18日,路透社曾援引印尼国油上游业务发展主管丹尼尔·坦普布龙的话称:“待我们对墨菲石油的资产收购完成后,公司的油气产量将明显增加。”

  另外,还有泰国国油,也收购了赫斯出售的大部分资产。通过这些交易,泰国国油不仅获得了Pailin、Morakat和Ubon 3块油田,同时还得到了位于泰国湾的Contract4天然气项目。泰国国油首席执行官Tevin Vongvanich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收购赫斯的油气资产,完全符合我们的增长战略,有助于直接增加公司的收入来源、销量增长以及资源储量,同时还能加强公司在泰国上游领域的地位,一举多得。”

  当然,除了实力雄厚的国有油气公司外,亚洲本地的许多油气企业也紧随潮流,加入了这场上游资产的“争夺战”。比如,在香港上市的光汇石油,以10.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阿纳达科在中国渤海湾的资产。还有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公司,2014年也都通过收购提升了资产总量和油气储量。有分析人士预计,明年,亚洲上游领域可能会有更多资产出售,而本地的油气企业可能仍将是购入的主力。

  需求增长成最大驱动力

  亚洲上游资产并购之所以如此火热,与该地区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有密切联系。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过去几十年间,亚洲经济的飞速增长带动了强劲的能源消费,特别是一些主要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印尼。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今年9月发布报告指出,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将带动该地区石油及其他液体燃料需求的增长,预计到2040年,亚洲的能源消费总量将比2010年增长83.3%。

  该报告同时预测,未来亚洲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的消耗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有所下降,“预计将从2010年的770万桶油当量/天下降到2040年的720万桶油当量/天”;而那些非经合组织成员国则“将呈现最强劲的石油及其他液体燃料消耗的增长,……从2010年至2040年预计将增长2340万桶油当量/天”。

这一年,我们关注过的油气产地
苏格兰可在中国能源转型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