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关注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2月22日   第 14 版)

  我国油气管道有条件全部国产化

  本报讯  第二届中国油气管道设备与材料国产化技术交流大会暨国产化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展示会日前在上海举行,会议重点提出今后国内的油气管道,包括西气东输三线、四线、五线等国家投资建设的能源管道要全部实现国产化。

  随着我国油气管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实现油气管道设备与材料的国产化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油气管道设备与材料国产化是我国工业自主与民族自强必由之路,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2009年9月16日,国家成立了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国家能源天然气长输管道关键设备国产化研发试验中心,在新设备,新材料和新技术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油气管道国产化工作已经到了深入应用阶段。到“十二五”末,油气管道设备与材料国产化要实现在种类上全覆盖的目标,形成我国设备与材料国产化的知识体系。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华东分公司等多位公司负责人在会上作了有关专题报告,重点介绍各自企业国产化产品的情况,围绕推进油气管道设备与材料国产化技术进行交流。他们表示有信心更进一步积极推进油气管道设备与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盛根林)

  

  塔里木油田“液体岩石”填补国内空白

  本报讯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超高密度钻井液配制技术日前取得新突破,一种配置密度高达每厘米2.58克的“液体岩石”在塔里木库车山前克深区块5口井的压井作业中成功应用,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库车山前油气藏埋深大多在6500米以上,部分区块甚至超过8000米,且地下地质情况复杂,钻井过程中易出现井斜、井漏和局部缩径等复杂情况。超高密度钻井液的性能直接影响油气田的勘探开发效果。

  超高密度钻井液通常指密度超过每厘米2.45克的钻井液或压井液,国际上习惯称其为“液体岩石”。在配制过程中,存在三大困难,即固相含量高,处理剂有效含量低,性能难以控制;抗盐水污染能力差;加重剂优选难度大。因此,超高密度钻井液的配制技术成为一道难题。

  库车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从大北301井开始,经过不断探索,配制出国内最高密度为每厘米2.55克的钻井液。随后,库车勘探开发项目经理部又借助克深904井、克深903井、克深902井的钻进,在井深6883米、7175米和7512米钻遇异常高压盐水层发生溢流、地层压力最高达到174兆帕的情况下,通过现场组织实施和改进,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

  目前,克深9井区已有5口井在压井过程中成功应用超高密度钻井液,顺利完成了压井及钻进工作。

  据了解,这项技术的突破和成功应用,为塔里木油田超深复杂井安全钻井增加了技术储备,并刷新国内同类技术指标,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苏华)

资讯
煤层气需政企“抱团”破难题
关注
中海油服与中国石油大学联合实验室揭牌(图片新闻)
美国煤层气产业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