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建造许可证的执照申请文件之一,红沿河二期建造阶段环评文件11月17日已在环保部公示,开工进入倒计时。环评文件显示,红沿河核电五、六号机组将采用中广核自主品牌ACPR1000+技术,并于2020年和2021年建成投产。紧随红沿河二期倒计时的还有CAP1400重大专项和刚刚被国家能源局承认“落地”的福清五、六号机组。这三个项目的开建时间表,决定着国内核电重启何时拉开大幕,业内以及投资者均在拭目以待。
今年下半年以来,关于重启的揣测、预期及各种呼吁,使核电产业的话题轮番升温。进入9月,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知的新项目获批开建时间从十月底延至十一月中旬,而从上述红沿河二期开工前最后一项建造阶段环评公示截至时间(11月21日)推断,这个时间很可能延至12月。记者也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获悉,随着重大专项CAP1400 1号核岛筏基底板钢筋施工完成,目前该示范工程现场FCD前准备工作均已就绪,只等开工。
信号不断释放,热情正在回归。
在研究机构眼中,今年末到明年一整年,核电产业将全面复苏,进入到投资的蜜月期。“核电主题有的可炒,主题性投资机会增多,二级市场早已备受关注和热捧,概念股正酝酿爆发。”上海一位券商向记者表示。
市场到底有多大?
核电重启,可以预期到的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
根据《核电中长期规划》,2020年国内在运核电装机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信息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在运机组达20台,总装机约1800万千瓦,在建28台。近期有消息称,国家能源局正在编制核电“十三五”发展规划,计划将2020年在运装机目标下调至5300万千瓦。但国务院办公厅11月19日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在提及核电发展时,再次保持了5800万千瓦这个数据。
“即使下调,2015年-2020年这六年每年新投运核电机组也应该会保持在平均5个左右,新开工机组6个左右。”上述券商表示,“明年是核电项目投运和新项目开工的首个高峰。”
记者也从业内权威人士处了解到,根据国家核电发展规划建设规模估算,到2020年,我国核电建设总资金需求约8500亿元,核电重大专项需求约230亿元,装备制造业技改需求约150亿元。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今年4月发布的《2014年中国新能源行业信用展望》称,2014和2015年将是中国核电机组投产的高峰期,预计两年中国新增核电装机规模约2500万千瓦。
市场的口张开了,投资者接踵而至。但对于核电企业而言,仅靠自有资金进行全部投资显然不可能。一般情况下,企业自筹资本金,其余依靠银行贷款或者融资,尤其是债券、股票等各种融资已有很多尝试,社会资本的作用在逐渐显现。
10月24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尤其提出,在水电、核电等项目建设中引入社会资本。
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中广核与中核最快将于今年底和明年上半年上市,新建项目建设资金很可能获益于资本市场的融资。例如,红沿河核电二期总投资约280亿元,资本金约56亿元,其余资金将通过银行贷款等项目融资方式筹集。
社会资本进入更多?
核电要发展,整个产业将随之“水涨船高”。
据了解,核电工业体系主要包括业主、负责工程设计与管理的AE公司、主供应商和其他相关的供应商、施工承包商、日常运行维护和大修承包商、其它技术支持机构以及完整的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目前只有设备制造及供应环节最为开放,民企的参与程度最高,而其他环节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尤其是核燃料及原材料生产、核电运营管理等环节。
中金公司日前的研报信息显示,核电运营商的盈利增长可见度和持续性均好于核电设备制造商,长期更看好核电运营商。在核电设备价值链,基于核电站的建造时间,偏好顺序为主设备制造商、关键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及辅机设备生产商。
“目前来看,资本市场还是看好眼下的设备材料股,和即将登陆的核电资产股。” 上述券商表示。
中广核集团总经济师岳林康也曾撰文指出,虽然前期投资大、周期长,但核电投运之后的运营成本较低,运行周期较长,在保障安全和质量、控制好投资和运营管理前提下,借助外部电力市场和上网电价的稳定和投资的长期稳定,其运营后期的盈利能力较强。
此前有分析称,2013年核电企业整体毛利率接近40%,按照全寿命(60年)计算,运营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1%。此外,在设备环节,按照上述提及的年均开工机组数量,以及设备投资在整个核电建设投资中的占比(50%),未来6年核电设备环节年均新增700亿-800亿元应该不成问题。
据了解,目前资本市场核电板块资金已经启动,对即将入市的核电资产股的认购踊跃,市场“长线看好” 。
而对于其他环节,有接受采访的专家向记者表示,未来可以考虑适度放开一些领域,为更多企业投资创造条件,如核燃料循环产业的部分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