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南海九号”首口千米水深井成功完钻

我国深水钻井装备梯队形成

■本报资深记者 吴莉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1月10日   第 13 版)

  11月5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悉,公司旗下的“南海九号”承钻的首口千米水深井——陵水25-1-1井顺利完钻,“南海九号”成为继“海洋石油981”后第二个成功进入“千米水深钻探俱乐部”的钻井平台。“南海九号”深水首秀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水钻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深水钻井技术、装备梯队建设进一步完善,这为将来深水大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陵水25-1-1井作业水深975米,完钻深度3930米,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陵水凹陷东部,距附近的崖城气田34千米。该井不仅为“南海九号”作业的第一口深水井,也是中国海油采用锚泊式定位方式进行钻井作业的水深最深的一口井。

  “南海九号”是除“海洋石油981”外,中国海油作业水深最大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属于第四代钻井平台,设计作业水深1524米,最大钻井深度7620米。此次锚泊定位作业面临诸多挑战,“一分深、一分险”是深水钻井的一个重要特征。

  为确保深水“首秀”成功,中国海油锚泊定位专家与平台方面密切配合、精心操作,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采用多条拖轮同时抛锚的方式,最终安全顺利实现了平台的精确定位。8个单重为18吨的锚头带着钢缆,被分别投放在距平台平均3000米的位置上,像“八爪章鱼”般紧扣海底以维持平台稳定。与此同时,每条“章鱼触须”都维持着130吨的拉力。如果将八个方向上的锚头连起来,所覆盖的面积近30平方公里,相当于4200个标准足球场的总面积。

  另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中国海油就着手攻克深水探井钻井技术难题,借助南海及海外深水自营和合营勘探开发项目,依托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863计划等课题,公司形成深水探井钻井设计、表层钻井工艺及设备、钻井液和水泥浆、隔水管及井口系统、深水测试工艺等共计5大系列、80余项关键技术,深水探井钻井技术体系终成型。

  中海油研究总院钻井完井总工程师周建良说,得益于这一系列技术,中国海油的海上钻井设计和作业能力实现了从浅水向超深水的跨越,我国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作为中国海油旗下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中海油服已经具备从浅水到深水提供全方位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服务能力。目前公司管理和运营着43 座钻井平台(包括33 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0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同时拥有2座生活平台、4 套模块钻机等装备,海上钻井装备数量居世界前列。其中6座是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形成了以 “南海八号”、“COSLPioneer”(先锋号)、“COSLPromoter”(进取号)、“COSLInnovator”(创新号),“南海九号”,“海洋石油981”等为代表的750米、1500米和3000米完整的深水梯队作业能力。进军南海深水区是中国海洋石油人多年的梦想。2014年8月,几代海油人的梦想得以实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陵水17-2-1井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这是中国海油深水自营勘探获得的第一个高产大气田。

  除了深耕蓝色国土,中海油服钻井装备已经走出国门,深水钻井技术、装备能力得到国际同行认可。近日,在挪威北海作业的“COSLPioneer”在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对所有22座平台6月的综合绩效考核中荣获第一名,被评为6月“月度最佳平台”。这是“COSLPioneer”继2012年5月和2013年2月获得“月度最佳平台”后,第三次获此荣誉。

  中海油服CEO兼总裁李勇表示,得益于公司在深水钻井装备梯队建设上一贯的努力,深水作业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今后公司将按照建设国际一流的战略定位,坚持“做专做强”的发展思路,瞄准高端,持续加大深水装备能力建设和科技研发投入,为我国开发深水油气资源提供坚实保障。

我国深水钻井装备梯队形成
资讯
上海石化汽油全部达国五标准
西南油气田平稳生产 足量供气(图片新闻)
关注
内蒙古托克托拟建M50甲醇汽油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