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11月03日 星期一

长汀电力足 山水千重翠

“以电代燃”改变村民生产生活方式

本报特约撰稿 袁鸿梅 廖济华 本报资深记者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11月03日   第 26 版)

  秋色宜人,徜徉在江南鱼米之乡,一幅幅“路平桥稳、水清宅洁、村美人和”的现代都市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带来的村庄面貌令人赏心悦目……近年来,福建长汀县供电公司借助“以电代燃”的契机,积极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在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打造美观、可靠、清洁、便利的绿色新农网,让村民用上放心电、舒适电,乐享幸福生活。

  以电代柴  留住青山绿水

  10月25日,沿着山路驶进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沿途“水土保持全封山”的告示牌十分醒目。各家庭院前鸡鸭成群,昔日的袅袅炊烟早已不见踪影。走进村民俞火木家里,厨房里的大灶前,不见一根柴火,灶上的两口大锅干净整洁。

  “自从推广‘以电代燃’,煮饭烧水都用电,比烧柴火好多了,清洁又方便。” 俞火木笑着说,“以电代燃的政策非常好,村民们都十分欢迎,村民用电多了,自然就不会上山砍柴,生态也就得到了保护,子孙后代都可以受益。”

  村民丘晓峰在离家30多公里外的县城打工,他说:“以前放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山准备父母平时烧的柴,砍一次柴最少也要半天时间,又累又麻烦。现在用上了电,家里没有烟熏缭绕,我也轻松了很多。”

  谈到“以电代燃”,露湖村村主任沈马生发出感叹:“自从‘以电代燃’政策实施后,村民不仅省去了大量的砍柴用工,还从繁重的上山砍柴中解脱出来。我们以此为契机发展花卉基地300多亩,兴建农家乐,建成了集花园、休闲广场、农家乐等观光景点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村。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加了村民的年均收入。”村民们告别柴火灶,“以电代柴”带来了茂密的青山,森林留住了,人与自然更和谐了。

  农网改造  创业活力十足

  今年春节过后,30岁出头的钟庆庆不再外出打工,而是留在老家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办起了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小钟的创业选择,源自去年村里用电条件的极大改善。“以前电压太低,看电视都会跳掉,现在家里摆了4台电动缝纫机,用一整天都没问题!”钟庆庆表示。

  长汀县位于福建西部,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水土流失已有上百年历史。据1985年遥感普查,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该县国土面积近1/3。

  近年来,长汀通过“以电代燃”补助和农村电网改造投入,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持续得到巩固。2010年,长汀县政府出台政策,对17个乡镇的农民生活用电,给予0.05元至0.2元的电费补助,鼓励农民“以电代燃”。同时,长汀农村电网改造累计投入2.3亿多元,电网供电能力翻了两番,户均月用电量增幅达20%以上。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重点镇——河田镇党委书记林天荣说:“’以电代燃‘减少了山林植被砍伐和燃煤废气排放;电网改造升级后,镇上还办起了生态工业园,不少农民选择回乡务工或创业,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地制宜  保护森林资源

  据了解,为配合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近年来,长汀供电公司积极探索出一条打造生态、和谐、绿色电网的新路,在变电站、配变台区和线路规划阶段积极与政府林业规划等部门沟通,在线路走廊选择上尽可能避开森林,定期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在第一时间获知规划动态。

  以前,长汀县供电公司110千伏铁塔大都设计为耐张塔,该塔形高度较低,施工场地较大。“如今,设计人员在林木密集地区尽量不设计此类塔形,110千伏以上线路项目的规划全部采用高塔高跨设计,每基铁塔均加高约15米,减少生态环境破坏,新建线路也尽可能采取双回或多回同杆架设,大大减少了线路走廊的占地面积。”长汀县供电公司发展部相关人员介绍。除了在前期设计方面提前做好规划外,该公司还要做好新工艺的使用和施工管理工作。

  在开挖塔基过程中,长汀县供电公司采用高低腿塔形和小基面“掏挖式”基础、高低接腿基础,不仅增强了基础的抗拔能力,还实现了基础开挖“零降基”,最大程度保护了原始地貌。据统计,采用此种方法,每基铁塔土石方开挖量均减少200立方米,既可降低工程成本,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土流失。

长汀电力足 山水千重翠
动态
资讯
上虞供电:首次使用无人机“穿针引线”(图片新闻)
平湖“一站式”供电随稻谷飘香
永康电力安全强劲驱动经社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