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9月15日 星期一

三年三大步 绝地求发展

湖南三电减亏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 王静 特约通讯员 张忠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9月15日   第 32 版)

  ①500千伏倒置式产品在囯网安徽铜陵供电公司官山变电站运行
  ②白俄罗斯客人来厂考察洽谈
  ③副厂长兼总工程师李朝晖在生产一线听取员工对产品改进的意见

  三年前,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简称“湖南三电”)在其市场开拓、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还与兄弟企业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亏损额达7000多万元。三年来,湖南三电采取“抓市场、降成本、保质量”三项举措,确保减亏目标实现,截至今年8月底已减亏6000多万元,并有望在2015年扭亏为盈。

  抓市场  盘活“开源”之门

  湖南三电新领导班子群策群力,认识到企业发展要从营销理念、营销队伍、营销手段、激励机制等方面找原因。只有把市场之门打开了,把营销的政策用活了,才能激发人的潜能,才能扭转亏损局面。

  在2012年企业“两会”上,该厂领导班子庄严承诺:“三年不添置小车,三年不开工基建项目!”在市场开拓上走出了三步棋:一是引入竞争机制,将一批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年轻员工充实到营销一线,淘汰一批工作不在状态的销售人员;二是进一步完善营销管理方案,加强营销管理,强化营销人员业绩考核;三是集中力量拓展三个市场,即以北京、广州两个办事处为前沿阵地,巩固南网、国网和电源市场;以“一家人一家亲”为纽带,加强与中国能建各兄弟单位之间的工作交流和市场对接,倾力挖掘中国能建内部潜在市场;以参展、电子商务等方式精心呵护和培育国际市场,确保不漏掉一个项目。

  三年来,湖南三电领导带头走南闯北跑市场,在用户工程、集团内部协调开发市场及海外市场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2014年8月18日,该厂在国家电网公司变电项目第四批货物集中招标再次中标,中标高压互感器156台,居同行业前茅,签约合同款连年按50%速度递增;与中国能建各兄弟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取得了明显进展,近期中标了华北院白俄罗斯总承包项目产品购销合同;在国际市场方面,自去年6月份以来,相继与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等国签约,为企业减亏扭亏奠定了基础。

  抓成本  拧紧“节流”之阀

  这些年,湖南三电的财务状况较为吃紧。一方面企业担心无米下锅;另一方面又面临7000多万元历史欠账以及3000多万元的库存积压,企业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资金链断裂。面对这些情况,该厂领导深入广大员工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向员工交“家底”,向员工寻计谋,大家在充分理解企业压力的同时,心拉近了,同甘共苦的意识也增强了。一场“降应收、压库存”攻坚战就此打响。

  该厂领导班子制定了《“降应收、压库存”实施方案》和《减亏扭亏工作方案》,确定每年的减亏目标,并将指标分解到部室和个人,建立考核、通报机制,严格奖罚兑现。

  为了激发全员成本意识,积极参与降本增效工作,湖南三电采取了“倒逼”机制,全厂中层干部实行“一年一聘”,在这一年中,你不交成绩,明年就交“位子”。这种“倒逼”机制让人如坐针毡,催人奋进。在该厂,从办公楼到分厂,从分厂到市场,到处都能看到干部员工奔波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在为目标任务的完成夜以继日、不甘人后。

  员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成为推进该厂降本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厂长蒋俊成常说一句话:“员工和生产设备离得最近,有什么问题他们最清楚,我们必须相信员工、依靠员工。”事实证明,员工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能量是超乎想象的。

  翻开湖南三电合理化建议统计台账,分明就是全厂员工智慧的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共提交合理化建议110条,这些“金点子”大部分已经付诸实施,累计创效100多万元。

  其中,电器分厂包装班班长刘运东所提“LVQB-500千伏包装铁卡及运输改进”建议得到及时推广,铁卡改造,由原来的每车两台改为现在的每车4台发运,节省了发运成本。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分别发往四川、重庆、河南、安徽共计63台,上半年节约运输费7.98万元。

  CVT(电容式互感器)产品的包扎折边是纯手工操作,工艺要求严格,劳动强度大。随着产能扩大,纯手工操作已不能满足繁重的线包绕制工序,而添置一台折边机需5万余元。电器分厂维修班员工凌永主动请缨,他和同事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广泛征求生产操作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的意见,利用业余时间设计图纸、潜心研究。历时3个多月,成功制造出一台折边机,达到了技术要求,硬是为企业节约了数万元资金。

  面对残酷的价格竞争,该厂又启动了新一轮降本增效工作。决定对SF6、LB、LVB和CVT四大系列产品从产品结构、物资采购、生产过程、包装运输各环节继续挖潜,确保2014下半年降本增效取得更大成效。

  抓质量  强健产品之基

  质量是企业的命根子。要让产品之基“强”起来,必须有“强”的举措。三年来,该厂在质量整顿方面频频使出“杀手锏”。

  从领导做起,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形成了一种齐抓共管的局面。该厂领导始终把质量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坚定抓质量的信心和执行的决心,并且始终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完善落实质量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所有质量问题必须有责任追究,外部供方附件引起的所有质量问题由供方按损失金额的100%赔偿,内部人员责任引起的质量问题由相关责任人按损失金额的10%赔偿处罚。重大质量问题追加处罚,不仅减少了厂部质量损失,关键是提高了供方和质量责任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了产品质量水平。

  继续倡导“质量上再严也不为过”的理念,坚决做到质量管理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湖南三电领导明确表示,在质量管理上做到“三敢”,敢发狠话、敢下狠手,敢唱黑脸。今年3月,该厂发生了一起质量事故,厂领导在深刻剖析事故原由后,“严”字当头,带头受罚。

  三年来,该厂在广大员工中开展了增强紧迫感、严把质量关、全力促减亏等主题讨论活动,集中技术骨干,开展了查质量责任意识、查质量安全水平,查现场质量管理“三查”活动,增强了员工对质量过程控制的责任心,保证了质量。产品送检合格率一次性达98%,质量成本降低数百万元。

  湖南三电今年1月至8月累计市场签约1.25亿元,同比增加6000万元,中标待签合同700万元,同比减亏11359.4万元,累计减亏6668万元,明年力争扭亏增盈,三年三大步,绝地求发展的目标指日可待。

爆破队长陈远春(最美央企人系列报道)
文明之花遍地开(文明单位风采系列)
江苏电建一公司为青奥会“保电护航”
三年三大步 绝地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