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珠峰故乡开启“铁路时代”

葛洲坝集团参建的拉日铁路正式运行

■特约通讯员 谢风华 肖华 魏红英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8月18日   第 29 版)

  拉日铁路作为青藏铁路延伸线,全长253公里,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通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故乡——日喀则。这条由中国葛洲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葛洲坝集团”)参建、历时3年多建设的铁路于8月15日开通运营,首趟客车于8月16日从拉萨站发出,正式开启了珠峰故乡的“铁路时代”。

  高原铁建练硬功

  葛洲坝集团所属的葛洲坝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葛洲坝基础公司”)承担了拉日铁路第六标段的建设重任,是参建单位中唯一一家非铁路系统的施工企业。作为从事地基与基础处理的专业化公司,葛洲坝基础公司施工领域涵盖钻探灌浆、防渗墙、软基处理等施工领域,在地基与基础处理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深厚覆盖层垂直防渗施工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掌握和创新了基础施工技术数十余项。

  早在2008年,在武汉至宜昌高速铁路工程中,葛洲坝基础公司正式成为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胜利进军高速铁路施工新领域。2010年10月,该公司中标武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在武汉地铁市场取得了突破。

  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葛洲坝基础公司承建的第六标段靠近日喀则市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沿线主要跨越年楚河,全线长73.341公里,该标段地处海拔3850米以上,沿线地貌单元为年楚河宽谷区,高寒缺氧、空气密度低、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且处于鼠疫自然疫源地。

  在该标段中,年楚河特大桥全长1106.52米,主跨达148米,是拉日铁路全线主跨跨度最大的桥梁,也是为满足日喀则市树立旅游城市形象的需要而专门设计的标志性景观桥。该桥结构复杂、混凝土方量大,尤其钢管拱肋及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更是施工难点。

  葛洲坝集团拉日铁路指挥部总工程师肖艳斌介绍说:“年楚河为常年流水,而且水流较急,河滩漫地为淤泥层。我们要把大桥施工的重难点变为本标段的亮点。目前,大桥已被列为申报省部级优质工程项目。”

  指挥部在桥面上搭设纵横向连成整体的钢管支架,用高30米的龙门吊将钢管拱肋吊装到位后进行焊接,采用支架分段现浇法进行主梁施工。针对年楚河水流量较大的特点,指挥部在主跨施工中采用在河内搭设50排直径50厘米钢管桩的方案,在边跨施工中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的方案,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为铺架创造了条件。

  该标段有30%的线路穿过湿地,20%的线路穿过戈壁或沙漠化地段,这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年楚河湿地特大桥段,是国家濒危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越冬、繁衍、栖息之地,施工区域内还有斑头雁、野鸭等野生动物保护区。

  为尽可能地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指挥部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指挥部在路基施工中总是先将表层植被移植到别处,精心呵护;尽量少占临时用地,并在取土后用原始腐殖土覆盖,撒播紫花苜蓿和狼牙刺的草籽;桥涵施工中,合理处置弃砟弃浆,弃浆进行四级沉淀后再排放,弃砟则统一运到指定弃土场进行处理。指挥部还在区段内种植灌木12万株,设置草方格9.2万平方米、高立式大网格沙障32万平方米,风沙防护用地共计548亩。

  2012年6月30日,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局工作人员检查工地时,对6标段DK219+300取土场的恢复工作给予了 “与原始地貌相差无几”的评价。

  造福藏区显责任

  在葛洲坝集团拉日铁路工程指挥部驻地会议室的墙壁上,悬挂着一面面当地政府和藏族同胞赠送给指挥部的锦旗。“葛洲坝集团在开工之初就主动做好标段内征地拆迁、补偿等工作,开工之后又尽可能地吸纳当地藏族同胞参与拉日铁路建设,注重处理好藏汉、路地关系,成为拉日铁路全线的先进典范之一。”拉日铁路建设总指挥部综合部负责人评价道。

  作为国有大型中央企业,葛洲坝集团始终不忘应尽的社会责任。进场后,指挥部以主动、热情的姿态,积极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藏族同胞的关系。施工过程中,各工区践行 “造福地方百姓”的服务宗旨,在土石方等工程上优先安排当地藏族同胞,为其创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员工还积极学习藏语,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藏族同胞一边唱歌、一边劳动的火热场景。

  “六标段距离长,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尤其是路基附属工程。指挥部优先安排当地藏族同胞,为相当一部分藏族同胞提供了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指挥部和所属各工区的施工作业已为当地藏族同胞带来了几千万元的劳务收入,很多家庭的生活条件因此有了较大改善。” 葛洲坝集团拉日铁路指挥部指挥长肖刚介绍道。

  作为西藏第二大城市的日喀则,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与自然资源,拉日铁路的通车,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相应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助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对日喀则地区的经济社会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拉日铁路的建成,不仅使西藏与内地的联系更为紧密,也带动了金融、人文、旅游等多个行业的提速发展,使其迎来新的契机,让雪域天堑变通途,为西藏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播撒光明到藏区
川藏联网工程“五跨金沙江”(图片新闻)
珠峰故乡开启“铁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