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林洋:无悔的分分秒秒

■本报特约撰稿 闫宇华 郭茵 本报见习记者 刘炎林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8月18日   第 28 版)

  内蒙古地域如此辽阔,土生土长的林洋第一次感受这么深切。7月30日下午,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驻守10天后,林洋坐车赶去赤峰市,从那里中转,飞往呼伦贝尔的家。车窗外是一望无尽的草原,天空中白云悠然,而他的内心却有些焦灼……

  林洋是蒙东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项目管理专责。7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核准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自此,内蒙古特高压建设敲响了密集的鼓点。

  锡盟—山东特高压工程起始于锡盟多伦县,在内蒙古段计划建设1座特高压变电站和2×20千米线路,林洋被派驻到离家1500千米之外的项目部所在地多伦县,协调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完成项目征林、征地等任务。

  对锡盟来说,这项送电容量900万千瓦的电力外送通道,以及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的锡盟—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电力外送通道,将让锡盟建设面向全国的电源基地的宏伟计划从蓝图变为现实。

  “盟行政公署和多伦县政府非常重视。但从核准文件下发到变电站“四通一平”,上级只给了2个月时间,压力很大。”蒙东电力副总工程师罗永志介绍。从常规来说,搞定特高压所有工程前期工作需要6—8个月。“我会尽全力的,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让特高压合理合法开建。”林洋朴实的话语透露出一种坚定。7月20日启程,次日到达多伦,他便开始夹着文件袋穿梭于各政府相关部门。

  在多伦县的10天,林洋珍惜每分每秒。周一到周五,林洋协调各单位工作衔接,推进征林、征地组件相关流程……周六、周日,他则跟随专家进行现场勘查。晚上,他回到宾馆详细记录工作日志,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计划,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如果是去现场,休息时间就难说了。”10天中,林洋平均每天休息时间不足5个小时。

  林洋很细心,第二天要做什么,约见哪个部门的哪位领导,见面后如何交流,如何争取文件办理时间上的压缩等,之前一定会想深想透想全面。

  7月27日,在变电站站址林勘,通过不太给力的手机信号,林洋听到了妻子虚弱和颤抖的声音:他们的女儿提前半个月出生了,但因感染肺炎被送进保温箱,脆弱的小生命正无声地与疾病作斗争。

  怀着沉重的忧虑,林洋把这个消息深深埋进心底。直到7月29日晚,现场协调会筹备时,罗永志无意中听到这件事儿,非常吃惊!当即以命令的口吻说:“现在你必须回家!”而林洋坚持服务到次日现场协调会谈圆满结束,并仔细与同事交接完工作后,才火速踏上返家的旅程。

  7月31日,林洋赶到医院时,女儿病情已稳定,搬出保温箱;4天后,林洋再次告别妻儿,返回工作岗位。

  回想当初出发去多伦的晚上,已待产的妻子坚持帮他收拾起足有3个月的行囊,林洋内心颇为复杂。但现在他却坚定的表示:“能参加特高压建设是我的骄傲。特高压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造福社会。”

传承红船精神不辱使命
夏夜巡线两脚情(基层故事)
资讯
李楠:铁塔一样的品格
林洋:无悔的分分秒秒
文登供电贴心服务外企(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