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电改须考虑国情
和产业特有规律(评论)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8月18日   第 25 版)

  自国家电网公司于2007年作出全面推进国际化的战略决策以来,相继收购菲律宾国家输电网项目、巴西输电特许权项目、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项目、澳大利亚项目、巴西水电特高压送出项目、意大利存贷款能源网公司项目等,可谓斩获不断。综合分析得知,这些项目的成功收购,离不开国网集技术、资金、人才等于一身的综合竞争优势和稳定的运营。

  纵观当今世界,大型跨国企业都在整合资源、甚至强强联合,以提高综合实力,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近期美国GE公司收购法国阿尔斯通的部分业务。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综合实力和GE等跨国企业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更应该努力做大做强,积聚力量发挥优势,以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近年来“输配分开”等电改观点一直是业界热议的焦点。赞成的人士认为,“输配分开”可以形成公平的市场化电力交易体系,而主张不拆分的人士则认为,拆与不拆只是垄断大小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价格垄断的本质问题。但同时,我们还应考虑,“输配分开”是否有利于电网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呢?

  透过国网的海外项目投资运营、国际交流与合作后发现,由于电力、经济、资源、政治、社会、文化价值等多方面的条件不同,决定了各国的电力改革选择了不同的路径。

  实践证明,目前一些国家电力行业正出现整合的趋势,如俄罗斯将区域配电控股公司与俄罗斯联邦电网公司合并,组建集输电和配电于一体的俄罗斯电网公司;英国电力行业结构也重新出现了一体化并购的趋势,由电力市场改革初期产生的12家供电企业逐渐整合为6家同时拥有发电、配电、售电或发电、售电的一体化集团公司……这些都对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也没有一个改革模式可以一成不变地照搬到中国,因此中国的电力改革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特点和电力产业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电网公司无疑是国际化取得成功的保障。

电改须考虑国情
和产业特有规律(评论)
云南电网地震灾害面前过得硬
东阳度夏打“组合拳”(迎峰度夏进行时)
中原旱情持续 机井抗旱给力
电力工人冒雨施工赶进度
加快建设浙福特高压(图片新闻)
辽宁电力围绕抗旱保送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