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戈壁云端的守望者(致敬追风人——讲出风电从业者自己的故事)

——记大唐新疆发电公司托克逊风电场项目经理王平虎

陆燕飞 李娅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8月18日   第 23 版)

  自2009年王平虎担任托克逊风电场项目经理以来便开始了他的戈壁奋战。

  占国土总面积1/6的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陆上风能占全国总量的37%,吐鲁番等九大风区可利用风能超过240亿千瓦时以上。而位于吐鲁番小草湖风区的大唐托克逊风电场一期4.95万千瓦工程,是大唐集团公司在疆第一个风电项目。新疆十八怪中的“风吹石头砸脑袋”说的就是这里。

  每逢夏季,无风时地面温度大都在摄氏40度以上,风来时瞬时刮得人无法立足。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建设环境下,为了加快项目进程,早日实现大唐新疆公司“风、火、光”电打捆外送的战略目标,一群大唐人汇聚到这里。

  攻坚克难控造价

  2009年,已过不惑之年的王平虎从大唐甘肃发电公司转战新疆,担任托克逊风电场项目经理,开始了他的戈壁奋战。在风场建设时期,他白天在40多度的高温下挥汗如雨,晚上,放弃回县城住宿的机会,与施工人员一起住地窝子。大家都开玩笑说,虎哥这“洋芋疙瘩”挺耐蒸!正是这种同吃同住的零距离沟通,及时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各类问题。

  由于托克逊戈壁土层结构为石头盐碱土结成的一块块硬壳,且含石比例高达60%,特殊的土层构造给风电基础机械施工造成极大的困难。王平虎虚心学习和研究当地施工经验,将集团公司先进管理经验和施工工艺与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利用各种资源,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化更适合当地的施工方案,一期工程较概算大大降低。

  2011年6月,机组顺利投产发电,王平虎被任命为风电场场长。同年,他获得集团公司劳模荣誉称号。

  身先士卒带队伍

  担任场长后,面对着一群刚跨出校园的“85”后青年职工,王平虎下定决心,一定要带好这支队伍,将托克逊风电场打造成新疆公司风电人才培训基地。

  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王平虎为了让这些“孩子们”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而“废寝忘食”;记不清多少个雨雪风霜,他协同技术团队,为吃透一个个设备性能而披荆斩棘;也记不清多少个日出日落,他为摸清电场的风情雨讯而驻扎坚守。

  生活中,王平虎更像一位兄长,让大家依赖和敬重。寒来暑往中,王平虎扎根现场,用朴实的言行和独特的个人魅力诠释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内涵。

  如今,托克逊风电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他带出来的15名青工也在艰苦磨练中成长起来,陆续走上后期兴建的风电场副场长、场长助理、技术员、值班长等生产骨干岗位,成为大唐新疆公司的中坚力量。而王平虎又踏上了新的人生征程。2013年3月,他被调往即将开工建设的“疆电东输”基地、新疆九大风区另一区域——哈密,建设巴里坤三塘湖风区。

  大地冰融、黄沙漫天、无水无电一片荒凉的工作环境,没有让王平虎退缩。他和一帮小伙子,白手起家,昼夜奋战。

  工作在新疆,在做好现场工程管理的同时,王平虎和他的团队还要时刻紧抓防恐维稳工作。为了缓解工作压力、防恐压力带来的紧张感,他还特别关注员工的生活,只要有空,就卷起袖子给大家“露两手”,为10名职工炒几个色香味俱佳的拿手菜。

  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踏踏实实地留在了荒寂的戈壁滩上,用5个月的时间建起了33台装机4.95万千瓦的机组。

  新战场上再担当

  随着大唐新疆公司的快速发展,2014年3月,王平虎调任至柴窝铺二期项目担任经理兼风电场场长。柴窝铺风场的15名职工,平均年龄只有28岁。

  为了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骨干,新疆公司为王平虎建立了劳模工作室,让他把自己经验奉献出来。

  如今,走在达坂城区广袤的郊原上,大唐新疆发电公司24台巨大的“风车”将高大的身躯插入苍穹,蔚蓝的天空里,印着鲜艳唐标的“风车”们转动修长的轮叶,在终年积雪的博格达峰映衬下美丽而壮观。风,在这里变成强大的电能,与其他的风电、火电并在一起,为祖国人民造福。

  王平虎和他的团队,就像生长在大漠戈壁的红柳,以顽强的生命力,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壮大,吸收着盐碱地中的苦涩,践行着“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的大唐精神。播撒着大唐集团公司事业的绿色希望。

墨西哥能源改革风电受益多
资讯
戈壁云端的守望者(致敬追风人——讲出风电从业者自己的故事)
大唐观音岩公司职工为鲁甸灾区捐款(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