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7月28日 星期一

金华带电哥的别样风采(迎峰度夏进行时)

本报记者 王旭辉 通讯员 李雄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7月28日   第 25 版)

  酷暑季节,一辆辆明黄色的电力抢修车不时闪过街头,其中特殊的一种,就是带电抢修车。与带电作业相连的,是高强电场,是高空作业,是厚重的屏蔽服,是汗流如注……正是这样一类作业,这样的一群人,守护着夏日清凉和万家灯火。

  酷暑中的“绝缘哥”

  7月7日,对浙江省金华市来说,是连日暴雨中的一个短暂休止符。中午时分,高温混合着水汽,异常闷热。13时30分,一辆带电作业车载着4名工作人员从浙江金华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开出。25分钟后,车辆停在金华市社会福利中心门口。 

  据金华市社会福利中心后勤负责人傅东林介绍,该中心有900多名住户,其中包括800多名老人。中心目前只有一台500千伏安的变压器,去年夏天就存在用电吃紧的情况,因此该中心申请新增一台变压器。 

  “除了给福利院新增变压器外,我们还要将增容涉及到的10千伏龙乾723线28号杆处线路的跌落式熔断器换成真空断路器,这样容量就能从200安增至600安。为了保证附近4000余户客户的正常用电,我们决定实施带电作业。”现场工作人员吕存真表示。 

  头戴安全帽,身穿金黄色绝缘服,手戴绝缘手套,脚穿深棕色绝缘靴,整套“武装”重量超过5公斤,密不透风。两名技术人员登上不足一平方米的绝缘斗内,一人掌控着斗臂车的伸缩起降,慢慢地靠近需要作业的线路,另一人则准备好器具开始作业。13时55分,绝缘斗臂车将两名带电作业人员缓缓升至15米的高空。只见两名工作人员配合着将引线搭接好后,又用电钻头将螺丝紧固在引线周围,然后再在外面套上防雨罩,作为双层保护。

  14时33分,带电作业任务终于完成。脱掉装备后,两名工作人员已浑身湿透,袖口、裤管不住地往下流着汗水。“每完成一项工作,都能喝下两三瓶矿泉水。”吕存真缓了好一阵才说道,“夏天最热时,我们几乎每天这样工作2次,当然,也担心中暑,因此在车里随时准备了防暑药品。” 

  带电作业“常态化”

  带电作业是一项高风险工作,为此,金华供电公司进一步完善了《配网带电作业现场操作规程》,创新了包括带电作业委托书、带电作业计划单、斗臂车管理办法、带电作业记录簿、工器具试验登记册、带电作业交查单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如果按照以往的调度发令、停电、操作、汇报、供电等停电作业流程,整条线路的用户最起码得停电一整天,势必给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日前,正在实施10千伏临江467线望江支15号—16号电杆带电移位的工作人员介绍。开展带电作业不仅可有效减少因增加用户、事故抢修等带来的停电次数,提升配网管理水平,同时也为保障民生提供了可靠供电,社会效益良好。

  据了解,近年来,金华供电公司坚持“能带不停”的原则,从白天作业向夜晚作业延伸;从把带电作业作为特殊手段开始,发展为线路检修、缺陷处理的常态化工作方式;从第一类带电作业为主开始,逐步向以第二、三类带电作业为主转变,最终实现了带电作业四个类别全覆盖,通过推进带电作业专业拓展和技能创新,努力让停电“淡出”百姓生活。

  “现在我们平均一天就要出车7、8次,多的时候会有14、5次。特别是现在雨水天,不少隐患都需要带电排除,每天的工作计划都排得比较紧凑。”金华供电公司配电运检中心主任金伟君表示。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包括业扩增容、设备消缺及故障抢修等方面都需要带电作业人员紧密配合。截至6月底,今年金华地区已实施配网带电作业4851次。

  

中亚与我国电力
合作前景广阔(评论)
我国交流特高压项目呈集群共进
浙江余杭供电职工悬空弹奏“五线谱”
浙江用电负荷创今年新高
特高压保供需平衡(图片新闻)
缺口600万千瓦 山东电力迎挑战
金华带电哥的别样风采(迎峰度夏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