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7月28日 星期一

资讯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7月28日   第 13 版)

  中海油南海油区平安

  度过65年来最强台风

  本报讯  7月17日至19日,中海油南海油区遭遇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海上一线员工全部撤离,油气生产受到影响,目前正陆续复产。

  “威马逊”是我国194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台风。中海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周密部署,将产量损失降到了最低。19日上午台风掠过油区,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迅速组织复产,至22日上午,所有人员到岗。此次抗台共动用船舶47船次,飞机88架次,动复员4275人次,其间得到广东省、海南省等地方政府的关切。相对于1996年的强台风,此次台风更大更强,但损失更小。这是南海西部油田多年来不断提高台风预报精准度、持续优化防台程序的结果。

  (张光明 牟银滔)

  

  中石油首个全生命周期

  数据库管道工程启动

  本报讯  日前,中石油管道公司铁抚线PCM系统数据、铁抚线计划与投资结合培训启动,标志着中石油首个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管道工程项目全面启动,有利于提升工程进度计划编制与投资规范性

  据介绍,全生命周期数据库由管道工程施工中采集的重要技术数据,与管道可研、勘察、设计及投产试运行数据构成。作为管道建设阶段完整性数据库,它的建立为管道运营维护和完整性管理提供真实有效数据,也为工程建设期间及完工后的后期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这次铁抚线PCM系统数据,重点对技术数据采集概述、数据采集的流程、数据的基本操作、数据系统提供的检查机制四项内容进行系统讲述。通过培训,项目管理人员更加系统地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寻找管线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等级,确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减少和降低事故;记录线路、穿跨越、伴行路等管道自身的位置坐标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位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编制应急预案、进行应急抢修提供重要支持。同时,管道在发生事故、故障后,便于追溯查询,分析原因,追查责任,制定相应措施以及为今后改扩建或者进行管道大修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全生命周期数据库在管道建设工程中的试点运用,将有利于提升工程进度计划编制与投资规范性;通过工程量完成情况的反馈,实现项目进度和投资费用的动态控制,为后续项目的进度计划与投资结合提供借鉴。

  (吴莉)

  

  中石化首个

  余热利用工程通过验收

  本报讯  日前,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河南油建承建的中石化首个地热利用项目——河南油田下二门联合站余热利用工程,通过中石化新星公司专家组审核。专家一致认为,该工程全部合格,通过验收。

  该工程由新星公司与河南油田合作开发,是中石化系统内部首个余热利用项目,通过以高效节能的蓄能式热泵系统代替原有的燃气锅炉,使难以利用的低品位采油水余热,转化成能够满足原油外输和掺水加热需要的热源。投产后,可使油田开发过程中的采出水变废为宝,达到绿色低碳、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

  (李仲洋)

  

  兰成管道安全

  输油逾四百万吨

  本报讯  中石油日前发布消息称,兰成原油管道累计输油429.6万吨,日输量达1.9万吨。2013年年底投产以来,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240多天,有效缓解我国西南地区油品供应紧张局面。

  兰成原油管道是我国西北地区向西南地区输送原油的重要能源战略通道。呈北南走向,北起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西部管道兰州原油末站,途经甘肃、陕西、四川三省,南至四川省彭州末站,全长880公里,设计年输量1000万吨,是目前国内设计压力最高、落差最大的长输油品管道。兰成管道运行以来,日输量已从最初的1.3万吨提升至1.9万吨。到今年年底,兰成管道输往西南地区的原油总量将达1000万吨。

  由于兰成管道管输压力大,途经输油站站内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且地质灾害频发,在逐步提升输送量的情况下,中石油西南管道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保障管道安全平稳运行。今年汛期开始前,西南管道公司提早做好汛期抢险物资装备的准备和出入库盘点工作,对各输油站、维抢修单位存放的防洪防汛物资进行补充。同时,组织人员对管道沿线存在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隐患点进行排查,并制定应对方案。西南管道公司总结去年汛期兰成渝管道的防汛经验,形成制度化的防范措施。

  (吴莉)

资讯
中委金融与能源一体化合作提速
纳米世界的领舞者(基层连线)
大庆油田上半年
原油产量超两千万吨(关注)
普光气田产量突破400亿立方米(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