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7月28日 星期一

强化行政手段
化解煤市低迷

李继峰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7月28日   第 04 版)

  当前,煤炭产能超前释放的影响还将持续,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扭转,在此背景下,需要更加有的放矢、灵活多样的政策手段来化解市场低迷,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笔者建议,一方面抓住时机,依靠行政手段把煤炭安全生产和环境治理费用切实纳入企业生产成本。

  在供过于求的总体格局下,煤炭价格总体上会取决于生产成本,任何试图减轻企业运行负担的政策最终都会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跌,不会从根本上扭转全行业低迷。因此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千方百计地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不但效果难保,反而会耽误了应该常抓不懈的安全生产和环境治理工作。不如趁当前煤价较低的时机,加快推进税费改革、健全监管制度,把保障煤炭安全生产和环境治理费用固化到煤炭企业生产成本中。根据调研,如果切实执行安全生产维护和开展全面环境治理工作,煤炭开采成本将比现在整体上升100元/吨,只有抓住当前时机,才有可能出台大幅上调煤价的政策。

  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煤炭企业监管,严格限制超产能生产问题。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已经下发《关于转变职能改进和加强煤炭生产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14〕36号),强调防止煤矿超层越界、超能力、超强度、破坏资源等违法违规行为。政令已下,只需各级地方政府严格执行该项规定,摈弃地方保护主义思维,切实加强对煤矿超能力生产的监管,就有可能使煤炭行业尽快走出低迷态势。

  同时推动煤炭行业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避免国进民退。

  按照4月份国家能源局出台的《关于做好2014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今年预计有4070万吨煤矿关闭,这些煤矿主要是小型民营企业。与此同时,低价和市场需求低迷使得越来越多的大中型民营煤炭企业资金链吃紧,也正在逼近破产边缘,寻求被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煤炭开采本来是能源行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私人投资最多的领域, 但是也正在呈现“国进民退”态势。未来,一方面应该避免这种趋势持续下去,鼓励民营企业继续投资煤炭行业。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前些年私人企业乱挖、乱采,浪费煤炭资源的情况,为此,可仿效石油、电力行业的做法,鼓励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开放部分业务,吸收民营资本进入,在整饬、规范煤炭开采活动的同时,推动煤炭行业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社会资本再次进入煤炭行业的路径,实现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共同增值。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煤炭保供要加快物流体系现代化
中国光伏
发展之惑(老红看光伏)
强化行政手段
化解煤市低迷
能源和气候合作:中美关系新纽带
煤炭行业混合所有制的喜与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