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7月21日 星期一

全面协同 深度融合

中国能建协同总承包业务成绩喜人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7月21日   第 29 版)

  北京时间7月18日,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阿根廷经济部就由葛洲坝集团以联合体方式总承包、签约额达287.82 亿元人民币的阿根廷圣克鲁斯河水电工程签订了融资贷款协议,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的最大水电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也证明了承包模式在电力和能源建设领域得以推广的优越性和必然性。

  从敢为天下先,一举在安徽皖能铜陵、马鞍山、合肥电厂蹚出能源建设EPC的中国道路,到2012年出台《关于推进集团公司所属单位协同开展工程总承包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再到5月21日召开“设计、工程企业协同开展总承包研讨会”……中国能建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协同总承包之路。

  康庄大道越走越宽

  工程总承包模式集设计、采购、施工为一体,改变了传统模式松散的设计、采购、施工环节,使之结合成一个有机体,在整体上优化了设计、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同时也保障了工程质量和项目安全。作为国际工程建设市场通行模式,却在我国尤其在电力和能源建设领域迟迟未能形成规模。

  中国能建审时度势,由旗下中电工程所属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公司(简称“咨询公司”)联合西北电力设计院、安徽电力建设一、二公司,率先在安徽皖能铜陵电厂六期“上大压小”改扩建1×1000兆瓦工程实践了中国电力史上首个百万千万超超临界火电机组EPC总承包项目,蹚出了能源建设EPC中国道路,该项目以高参数、大容量、低能耗和环保性荣获我国“第六届优秀工程总承包金钥匙奖”,成为我国电力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此后,咨询公司又先后联合中南电力设计院和东北电力设计院(简称“东北院”)在皖能马鞍山电厂2×660兆瓦机组工程、皖能合肥发电厂6号机组1×630兆瓦扩建工程中成功运用EPC模式,得到了各方一致认可。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武保忠在考察完铜陵、马鞍山电厂项目后,对EPC总承包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中国能建大力推广,在其他领域进行大胆尝试和探索。

  2012年10月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能建开始全面推进协同总承包业务,探索“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联合体为主要特征”的协同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签约额占比逐年提高,截至2014年上半年,火电电源工程总承包的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业务面涉及水利水电、火电、新能源、电网、输变电、市政工程、公路、房屋建筑、港口与航道等十余个领域,总包业务量增长迅猛,旗下13家开展了协同总包业务的省级设计院中,总包业务签约额平均每年增长60亿,总包业务的营业收入平均每年增长36亿。

  国内国外星火燎原

  目前,中国能建协同总承包项目不仅涉及十多个领域,更是遍布全国和境外26个国家和地区,呈现燎原之势。

  在国内,中电工程所属西南电力设计院、咨询公司以EPC模式联合总承包,天津电力建设公司承建的西南地区首个百万千万工程——重庆万州电厂新建工程一期2×1050兆瓦工程推进顺利,预计2015年2月全面投产。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简称“广东院”)总承包的江西大唐国际抚州电厂2×1000兆瓦新建工程不仅是广东院首个百万机组总承包项目,也是江西省首个百万机组项目。

  新能源领域,中电工程所属新能源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和咨询公司联合EPC总承包的甘肃阿克塞9兆瓦、民乐一期9兆瓦、民乐二期50兆瓦,敦煌40兆瓦4个EPC光伏并网发电项目于2013年12月先后投产,成功打造了新能源EPC项目的成功典范。湖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与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联合总承包的湘钢燃气135兆瓦电厂EPC总承包工程,实现了10个月内从项目开工到发电投产,创下国际、国内同类型机组EPC建设工期最短、投资最省、运行效益最优的纪录。

  由广东院EPC总承包,广东火电工程总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等单位协同建设的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变电工程——南澳±16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创造了电网建设EPC领域“中国奇迹”。

  非电领域,葛洲坝集团参股投资并总承包施工了重庆三环高速公路江津至綦江段项目、东北院总承包了辽宁省北方联合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网络改造及网络整合项目、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简称“辽宁院”)联合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公司(简称“东电一公司”)、沈阳电力机械厂等单位取得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亿鼎煤化工动力中心及煤储运系统工程EPC项目……

  在海外,葛洲坝集团以总承包模式取得巴基斯坦N-J工程和阿根廷最大水电工程,这2个项目同时也是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在建的最大水电工程和我国企业海外最大水电综合工程项目。

  中电工程及其所属各设计院联合兄弟单位,在亚洲、非洲、欧洲等区域成功开拓出总承包市场。其中,格鲁吉亚风电场和光伏电站EPC项目是我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的最大新能源项目;尼日尔共和国塔瓦省燃煤电站及配套输变电项目EPC联合合同的签订,实现了境外电网项目的突破;总承包的土耳其KARABIGA 2×660兆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是我国首个出口国外的超超临界机组项目;埃塞俄比亚GDHA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中国目前海外承担的最大规模电网EPC工程。

  与此同时,中国能建旗下各省电力设计院及工程企业、装备企业也不断向海外要总包市场,辽宁院与东电一公司组成联合体,获得了菲律宾4座30兆瓦生物质电站EPC总承包工程和1座135兆瓦火力发电机组便是协同开拓海外总包市场的典型项目。

  从火电为主转入火电、水电、新能源、输变电、非电同步推进;从蹚出中国能源建设EPC的中国道路到承揽海外EPC项目,中国能建的协同总承包业务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协同一体多赢共进

  2年来,中国能建协同总承包业务成效可喜,除获得一大批总承包项目外,项目投标阶段的竞争力增强,极大规避了执行风险,并且优化了设计节约了成本,实现1+1>2的双赢甚至多赢效果。

  中国能建董事长、党委书记汪建平指出:“在现实条件下,协同开展工程总承包不仅有利于培育中国能建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综合能力,推进所属企业深度融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更是加快企业战略转型步伐和实现‘行业领先,世界一流’战略愿景的必然路径。”

  中国能建将在已有基础上建立促进协同合作的机制、企业之间及项目间的高层协调机制,在资源整合、权责划分、利益分配方面形成“互惠共赢”的固化协同机制,同时建立起“以数据库为中心,网络为支撑,项目管理为基础,集项目咨询、设计、采购、建设和项目管理应用于一体”的协同合作项目平台,实现协同总承包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和全过程控制。

  同时,设计企业将坚持“总包优先”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研究、项目咨询、设计评审的优势。工程企业将继续发挥各自所在地区的区位优势,在项目前期阶段加强合作、积极介入,做好经营策划,加强信息跟踪,积极培育潜在总承包项目。同时,不断完善企业间的人才交流互济、业务培训教育机制,为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高效有力的总承包管理团队提供有力保障。通过配置自身资源,加强协同、形成合力、抢占市场,积极尝试EPC、BOT、PPP等新模式,为协同总承包道路越走越宽广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中国能建将紧贴国际市场的要求,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协同造船出海”能力,深耕国际总承包市场。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中电工程、中能装备及设计、工程企业协同开展EPC、EC、BT、BOT、PPP等多种形式总承包,在构建项目联合体的基础上研究建立紧密的融资合作渠道,提升承接高端项目能力,引领高端总承包业务,打响中国能建总承包品牌。

金沙江上崛起另一个“三峡”
资讯
中国能建协同总承包业务成绩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