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4年07月21日 星期一

溪洛渡右岸机组实现自主设计制造

许华 《 中国能源报 》( 2014年07月21日   第 22 版)

  近日,世界第三大水电站、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电站,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机组相继全部投产发电。其中,溪洛渡电站18号机于6月26日19点10分顺利结束72小时试运行,机组运行平稳,瓦温、振动、摆度等各项参数均优于合同及规范要求,这标志着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机)自主设计制造的溪洛渡电站右岸厂房9台机组全部顺利投产,实现了该公司产品在溪洛渡电站的完美收官。

  据悉,从溪洛渡电站首台机组2013年7月15日凌晨零时顺利通过试运行投入商业运行,到今年6月电站右岸厂房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发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一家公司9台巨型机组在一个电站顺利并网发电,创业界先河。

  以溪洛渡为代表的巨型成套水轮发电机组成功发电为标志,见证了东方电机在重大水电项目上取得质的跨越,也见证了该公司在重大水电的项目管理、产品交货、技术开发、安装服务、调试指导等诸多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东方电机为溪洛渡电站提供9台单机容量770兆瓦巨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据东方电机总经理贺建华介绍,东方电机坚持自主科技创新,不断掌握核心技术,以溪洛渡为代表的大型发电设备,已经形成成熟的自主品牌,其机组运行振动、摆度、噪音等稳定性指标表明,溪洛渡水轮发电机组的研发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溪洛渡项目从研发到投产,充分体现了国产化水平,让中国人在重要装备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东方电机也由此走过了一条从追赶到超越的道路,企业也发展得更加成熟稳健。”

  据介绍,在技术创新方面,溪洛渡转轮开发不仅模型试验成果一流、而且机组运行的效果也得到业主的一致赞扬;筒阀以及数字缸技术第一次在溪洛渡重大产品上使用,而且取得成功;推力轴承技术创新取得成功,相同工况下平均温度降低5至6度,受到高度肯定;高强度钢板在溪洛渡项目上得到消化;该公司自制空气冷却器第一次在巨型水电机组上使用;一些新结构、新技术的使用在溪洛渡项目上取得成功;大型水电项目现场调试试验的技术方案、仪器、测试技术、分析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为确保溪洛渡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东方电机开展大量的技术创新。一是水轮机水力稳定性技术。通过4轮14个转轮的艰苦开发,获得了溪洛渡230米水头段水轮机模型最好稳定性,打破了这个水头段跨国公司的垄断,为机组安全可靠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发电机全空冷技术的应用。在没有任何外来技术引进的情况下,东方电机一直致力于全空气冷却技术的自主研发,本次9台770兆瓦水轮发电机全部采用全空气冷却技术。由此,东方电机成为在水电行业惟一一家同时拥有水冷、空冷、蒸发冷却三项发电机关键技术的公司。三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镜板泵顺流循环推力轴承的创新技术。四是发电机绝缘系统。东方电机在绝缘结构、绝缘工艺、绝缘材料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开发,有4项绝缘专利技术应用于溪洛渡机组。五是全数字集成式筒形阀的应用。在中标的9台溪洛渡水电机组里,东方电机均安装获得专利授权的“全数字集成式筒形阀电液同步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应用是东方电机利用国内自主技术的一大创新,既简化了系统,降低了成本,同时又结束了对国外技术及产品的依赖。

  据介绍,溪洛渡水电机组的良好表现,对东方电机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东方电机将以溪洛渡电站作为新的里程碑,以勇于担当的精神,发挥国家队的中坚作用,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向下一个里程碑——乌东德、白鹤滩发起冲击,把企业真正做到世界一流,同时让中国装备真正走向世界,让中国技术、中国发电设备为世界服务。

锦屏一级机组全部投产
溪洛渡右岸机组实现自主设计制造
大型水电机组进入“中国创造”时代
中国水电经济可开发量、开发度及与世界的比较(科普)